臨時“抱佛腳”引發熱議
即將高考的學子連續4天被組織參與祭拜活動,這在漯河市民和當地網友中引發熱議,反對聲不時響起。一學生家長在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說:高考臨近,考生應該調整好心態查漏補缺,積蓄足夠的能量迎戰高考,參與如此祭拜祈愿活動不應該。一些當地網友表示:如果希望燒香叩拜或借助“狀元符”、“祈福帶”之類的東西就能“考上清華北大”,那就太天真、大錯特錯了。
相反,一些贊成者認為,后人祭拜先賢無可非議。“許慎歷來被尊為‘文宗字祖’,其歷史地位無可替代,后人祭拜先賢無可非議。”漯河市某高中一負責人對大河報記者說。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社會系主任賈新政教授表示,“其實考生和家長都知道,沒什么考神,但這樣做可以間接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情緒。” 線索提供 何輝
許慎,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今漯河市召陵區許莊村人。他編纂的《說文解字》,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字典,使我國的文字從字形、字義到讀音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成為歷代啟蒙教育和“小學”研究的“標準教材”。被后人尊為“文宗字祖”、“字圣”、“許夫子”等,家鄉人譽他為“文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