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小城松陽,清晨5點,已經有些寒意了。46歲的占海華熱了會兒身,開始了他每天一趟的環城跑。繞著小縣城的幾條大街跑一圈,差不多就是10000米。
作為一個馬拉松愛好者,以往訓練,每天最多也只跑5000米。這兩年加到10000米,說得矯情點,是為了愛情。三年前,妻子查出尿毒癥,卻遲遲等不到腎源。老占愁死了,最后說,“換我的吧。”
從那以后,他每天加大了訓練量,就是為了給妻子一個“最強健的腎”。采訪這天,占海華要坐硬座火車去北京參加一個馬拉松比賽。
“坐硬座火車,是為了省錢,快要做手術了,需要花一大筆錢。”老占說,捐腎后,可能就無法再跑馬拉松了,所以他無比珍惜每一次參加比賽的機會,“跑一次少一次。”
會留遺憾嗎?這個體態勻稱的中年男子搖搖頭,輕聲說,“這是一個男人對家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