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從古到今,排斥“不吉利數字”的現象似乎屢見不鮮,且廣泛存在于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會文化中。盡管人們討厭的數字有所差異,但每一種文化中都有那么幾個不受待見的可憐數字,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4
一直以來,“4”都覺得很無辜。其實數字的本質就是一種抽象符號:表示一個介于3和5之間的自然數。因為名字不好受人唾棄實在是很冤枉。
“4”和“死”諧音,這就是語言現象而已,在形成之初很可能就是隨意、巧合確定的;然而在很多人看來,4就等于死,“4”的功能也跟“死”的功能等同了起來。于是乎,4就悲劇了。“4是不吉利的,要避開”就成了永遠的行為規范。
13
13是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不吉利”數字。傳說耶穌受害前和弟子們共進了一次晚餐。參加晚餐的第13個人是耶穌的弟子猶大。就是這個猶大為了30塊 銀元,把耶穌出賣給猶太教當局,致使耶穌受盡折磨。參加最后晚餐的是13個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給耶穌帶來苦難和不幸。從 此,“13”被認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賣的同義詞。
其實,不吉利數字之所以不吉利都是因為跟一些不好的事物聯系在了一起。于是乎,排斥那些可憐的不吉利數字就是人們為數不多的獲得控制感的手段之一。
選中帶有4的門牌、車牌、學號會倒霉嗎?從心理學上講,如果你相信了自己會倒霉,這種“暗示效應”就將成為一種巨大的力量。與之相反的是“安慰劑效應”,在醫學中對某些病人來說僅僅暗示他正在接受某種治療,就足以使他感覺病情好轉了。
所以,假如你女兒的學號正好是4號或者13號,那一定要告訴自己:不相信,就不會影響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