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假醫藥廣告頑疾探源
事實上,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已成為我國媒體久治不愈的“頑疾”。無論是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還是偏遠的西部鄉村,都能見到虛假違法醫藥廣告的影子。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幾次在全國兩會上反映過虛假違法醫藥廣告的問題,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據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王緒坤介紹,目前,我國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傳播媒介虛假違法廣告“鋪天蓋地”,其中藥品、醫療、保健食品(用品)、化妝品及美容服務虛假廣告更為嚴重。虛假違法醫藥廣告抓住患者病急亂投醫的心理,采用多種騙術吸引消費者購買。
首先是夸大療效、宣傳虛構治愈率。這是虛假藥品和保健品廣告較為常見的手法,包括用“徹底治愈”、“見奇效”等不科學的斷言或保證功效、夸大宣傳,有的直接在廣告中說明治愈率或有效率,明示或暗示包治百病、適合所有癥狀等內容。如廣告“用腳吃藥百病全消,得了病不吃藥,晚上泡泡腳就好,每天泡一泡能拔出體內毒素,人也精神了”;颊叨嗄晔懿⊥凑勰ィ菀紫嘈糯祟悩O具誘惑力的廣告,甚至不顧旁人的阻攔進行購買。
其次是用醫學專家名義推薦藥品。不少虛假醫藥廣告為增加產品的可信度,用專家的名義為產品找出科學依據和證明,一些知名醫學專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冒用形象進行廣告宣傳,還有一些人冒充醫院醫生或專家介紹產品療效,增加權威感和專業感。
第三是編造病例,找所謂的患者“現身說法”。王緒坤說,虛假醫藥廣告大多喜歡找一些所謂的患者,有名字、照片甚至家庭住址等虛假信息,通過編造病情和用藥治療取得效果的經歷,引起患者的共鳴,很多消費者容易被這類廣告欺騙,分不清真假。
第四是宣傳“祖傳秘方”、“名醫專家”、“最新療法”等欺騙患者。一些虛假醫藥廣告宣稱“八代祖傳秘方”,對一些慢性病或久治不愈的病有神奇效果,并詳細講述診療方法讓人信以為真。此外,還用“最新診療技術”等高科技的噱頭,宣稱突破醫學難題,鼓吹神奇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