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出吳建豪好身材
吳建豪擁有塊塊分明的腹肌,兩道性感的人魚線,簡直讓人嘆為觀止!不過小編突然想起之前有新聞報導,有位男學生為了想快速練出人魚線,密集進行重訓的下場卻是肌肉纖維斷裂,得不償失!可見大家對于健身還是存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認清類似的迷思,才能有效,且成功的練出好身材喔!
迷思一:體重越重,身材越胖?
專家建議,不該執著于體重計上的數字,而要了解體重增加的塬因,是因為肌肉還是脂肪,肌肉跟脂肪的差異在于密度,同樣的重量,肌肉所占的空間比脂肪來得小,所以有可能你的體重較重,但看起來卻不胖,這種情況就比較健康(因為是肌肉重,不是脂肪重)。
迷思二:運動前做靜態伸展?
運動前暖身,是為了增加關節活動度及肌肉延展性,提升運動時的效能,并避免運動時可能會造成的傷害。但基本上,運動前應做動態伸展(如慢跑),運動后則要做靜態伸展(拉筋),若你在運動前做靜態伸展,不僅無法提昇你的運動表現,還可能讓肌肉過度放松,而減少肌肉爆發力。
迷思三:流汗越多,運動效果越好?
汗流越多,會給人一種越努力運動的錯覺,致使許多人會以流汗量判定當下的運動效果,其實流汗只是人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機制,并不能當作運動效果的指標,心跳數及運動的費力程度才是影響運動效果的因素。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迷思呢?或許是因為當你大量流汗之后,站上體重計時,發現自己變輕的經驗,但其實這是因為脫水所造成的,并不是因為消耗脂肪!
迷思四:運動強度越大,成效越佳?
許多人為了短時間看到成果,而不顧自身能力,一開始就勉強自己做一些強度大、難度高的運動,這樣不僅無法達到你要的效果,還可能會造成運動傷害,或是因為遲遲看不到成效而挫敗、放棄。運動時,應該選擇符合自身狀態的運動強度,持之以恆地做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