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第二要素:飲食
余平說,一個完整的運動營養方案不僅要正確選擇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還要保證食物的多樣化,攝入足夠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證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攝入量。
肌肉收縮需要能源,這就像做飯需要燒煤,開車需要燒汽油一樣。人體肌肉的燃料有三種,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是運動肌肉的最佳燃料。
從事健身運動時,肌肉收縮所用的能量50%~60%來自于碳水化合物。運動早期,肌肉內的肌糖元提供能源,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肌糖元開始減少,肌肉會不停地從血液中吸取血糖,血糖越低,肌肉能取得的血糖就越少。在此情況下,肌肉就不得不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作為燃料來燃燒。
食物的補充除了三餐之外,運動中的補給也很重要。運動前補充原則上以低脂的碳水化合物為主。這些食物很容易消化,又能提供糖類,作為運動時的能量來源;運動后原則上補充堿性食品。因為運動后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會大量分解而產生較多的酸,使人感到肌肉酸痛、疲勞倦怠。如果再吃肉類或喝可口可樂等含糖高的酸性食品,反而會增加血液中的酸度,從而加重人體肌肉的酸痛程度,使疲勞無法及時消除。
眾所周知,少食多餐有利于人體健康,對健美者更是如此。如果在一餐中進食過多,會使腸胃負擔加重,不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對于健美愛好者來說,每天合理的進餐次數應為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