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武松打虎
武松,小說中虛構出的人物,在中國非常的出名的。因為他是著名的古代小說大師施耐庵所寫的《水滸傳》中的人物,《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為人稱道,看得人非常多。因為他在書中的正義表現,使得他家喻戶曉。
武松打虎圖
“武松打虎”在《水滸傳》中,是體現武松孝順勇猛的的重要情節。他背著母親路過景陽岡,半路上母親口渴,武松便放下母親去找水。雖然他去景陽岡之前,有人告誡他說那里有一只打老虎,非常兇惡,但是他沒有放在心上。誰知他回來時,便發現母親已經沒有了,一只白紋的大老虎正吃著母親的身體。武松懷著滿腔憤怒和悲傷與老虎打斗起來,老虎動作敏捷,十分兇狠,稍有不慎便會是武松命喪黃泉。最后武松憑著自己的機智和勇猛打死了這只打老虎。從自身說,武松打死老虎是為自己,但是不可否認,他的確為景陽岡的人民創造了一個平安的環境。與老虎搏斗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高超的武藝和臨危不亂的品質,武松都具備了,他超乎常人的勇猛無疑使得他名揚四海,從此,有人稱他為“行者武松”。
武松打虎是作者施耐庵塑造這個人物的開始,也使武松作為好漢所具備的品質和能力顯現了出來,仁義、勇猛、機智、臨危不亂、心懷正義等等,將武松這一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武松打虎對《水滸傳》全文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武松為什么打虎
武松,因為他勇打老虎,被人稱為“行者武松”。他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虛構的人物,武松在施耐庵的《水滸傳》中扮演的是一個正面形象,他是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其中之一,他的形象對故事情節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武松打虎圖片
“武松打虎”是武松第一次以勇猛、正義等姿態出現在讀者的面前,他憑借自身的優勢打贏了一只打老虎,贏得了威名,從此受人尊敬。武松為什么打虎,從武松個人來說,他的母親被老虎吃了,為了報仇他必須和老虎搏斗,這樣才是一個孝子的做法。從作者施耐庵的角度來說,武松打虎是作者為了刻畫他的形象而設定的情節。為了使形象生動起來,武松必須打虎。只有武松打虎了,才能刻畫出武松的有情有義,為后文怒殺西門慶和潘金蓮做鋪墊;才能刻畫出武松的勇猛,為后文的大打蔣門神做鋪墊;才能刻畫出武松的機智和武藝的高強之處,為后文武松大斗孫二娘和張青做鋪墊。也只有同時具備上述品質,武松才能成為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代表人物。倘若武松見到老虎就逃跑,全然不顧自己母親的尸骨,一個膽小怯懦的人又怎能成為好漢的典型代表呢?
武松打虎是為了后文情節的需要,為后來的故事做準備。也是為了凸顯人物勇猛機智、有情有義的形象。武松打虎是推動后文故事發展的一個不能缺少的情節。
武松打的是什么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們并不陌生,說的是武松不聽酒家的勸告,在天黑之后一人走進了有老虎的林子,這只老虎在《水滸傳》里面說的是吊睛白額虎,體力驚人,雖然最后死于武松的拳頭下,但也給了武松狠狠的一擊。
武松打虎圖
但是大家都知道,吊睛白額虎只是對老虎相貌的一個形容,和老虎的品種沒有關系,那么,武松打的到底是什么品種的老虎呢?
中國境內,只有三種老虎——華南虎、東北虎和孟加拉虎。其中華南虎是中國本土的虎種,它個頭不大,耳朵比較短,腦袋偏圓,尾巴卻比較長。而東北虎卻是三種老虎里面最為兇猛的,個頭也偏大,所以武松應該不可能赤手空拳的和這樣兇猛的老虎搏斗。孟加拉虎卻不是中國本土的,本是印度那邊過來的,在《水滸傳》所描述的時期,應該還沒有這個品種。所以三個品種相比較來說,武松打死的很有可能是華南虎。因為華南虎相對來講個頭偏小,也不是特別兇猛的種類。
也有人提出疑問,華南虎產自華南地區,和武松的景崗山并不吻合,但是不要忘了,那個時期的地理和現在的地理多少都有些變化,景崗山和華南地區本就相距不遠,所以和現在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和非常正常。
雖然華南虎是三種虎里面個頭最小的,但也不能因此認為武松打虎非常容易,畢竟,老虎怎么說也是萬獸之王,想要赤手空拳的對付它,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