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明英宗親征瓦剌兵敗被俘 明使節火器退敵軍

來源:小編整理2024-09-05 09:31作者:chenliang

細節二:

圍繞“馬和鍋”

進行討價還價

朱祁鎮

咱們還是回到開頭,繼續說說楊善與瓦剌國主的談判。講完軍事技術上的,就講經濟層面的。

瓦剌方面說:你們明朝買我們的馬,卻又刻意壓價,甚至砍價八成,這很不公平,“奈何削我馬價”?

楊善等瓦剌國主吐完槽,馬上跟著吐槽:不是我們砍價,確實是買不起,貴國每年提供的馬越來越多,價格又高,我們不忍心拒絕,但又承受不了,不得已只好稍稍砍價,“價難繼而不忍拒,故微損之”。其實這個所謂的“微損之”,是楊善說的客氣話,土木堡之變的前夕,就是因為太監王振故意要砍掉馬價的八成,才引發戰爭。

買馬是明朝政府的事,還有民間的商業交易,瓦剌方面也吐槽:你們明朝的鐵鍋太貴啦,一口鍋居然要兩匹絹,豈有此理?

楊善對此也應答自如:貴國可能不知道吧,這些質量好而耐用的鐵鍋是廣東產的,廣東和北京相距萬里,光是運費都不少,賣貴一點理所當然。你們不肯出高價,賣方又不愿降價,兩方發生矛盾,賣方只好關門不理你們,我們皇上哪里知道這些小事情,“賣鍋者閉門不賣,皇帝如何得知”?

其實這也是明白地告訴對方,你們買鍋是民間交易行為,我們朝廷沒有插手的權力,也不好定價,犯不著為此發動戰爭。 瓦剌國主一聽,覺得蠻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理虧。

透露信息:

廣東鐵鍋曾經

走紅國際市場

瓦剌人專門跑到北京買廣東鐵鍋,說明當年廣東的鐵鍋很有市場,一直到清朝,都有這個說法。

據清朝蔣良麒的《雍正朝東華錄》記載,雍正年間,外國人在華大量買廣東佛山鐵鍋,他們的商船少則要買走一百連(連為量詞)到兩三百連鐵鍋,多的要買五百連,甚至上一千連,每一連鐵鍋重二十斤,如果帶上一千連,就重達兩萬斤,估計帶到各自國家,要高價售出了。

總結起來,可見楊善與瓦剌國的這次談判,蘊含了豐富的科技細節和經濟細節。歷史資料的魅力,有時恰在于細節的魅力,因為細節處處有故事。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