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譜的將軍們
南明立國早期,在國防上的最重要屏障,就是設立在江淮一帶的“江北四鎮”。這是南明對抗北方清王朝的最大資本。然而這四鎮的負責人,即黃得功,高杰,劉澤清,劉良佐四位總兵,從一開始就是非常不靠譜的。
早在清軍南下之前,官封東平伯的劉澤清就囑咐部下:敵人來了別玩命,能跑咱就拋,跑不了咱們就投降。高杰雖然在史可法的感召下,決心誓死抗敵,但他有勇無謀,部下又紀律極差,并非大將之才。
后來清軍南下時,這四個人里,劉良佐和劉澤清都是主動叛變,決心抗敵的高杰,卻在部下嘩變中被殺。唯獨堅持抗戰的黃得功,最終戰死沙場。而且在清軍南下前,這四個人除了黃得功外,全是飛揚跋扈之徒,各個擁兵自保,明王朝根本難以控制。
弘光政權的迅速衰亡,除了腐敗黨爭等問題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個執政團隊,從來沒有拿出可行的辦法,來整合這個政權可以利用的軍事力量。
囚徒翻身做皇帝
弘光政權敗亡后,繼續扛起“大明”旗幟的,是由東南海商梟雄鄭芝龍扶植,成立于南京的南明隆武政權。這個政權的皇帝,就是隆武帝朱聿鍵。
他登基的時候四十四歲,但之前蹲監牢,就蹲了二十八年,先是因為自己的父親不為祖父喜愛,結果和父親一起被祖父關監牢關了十六年,差點餓死在里面。到了崇禎即位的時候才放出來,卻很快因為得罪了崇禎,又被關在監牢里過了十二年,直到南明弘光帝政權建立后才被釋放,之后就是弘光政權完蛋,逃難,再被鄭芝龍擁立當傀儡?v觀他的一生,算是從一個監獄到另一個監獄。
但在做皇帝的表現上,這位“囚徒”卻是絕對的高分:生活很簡點,后宮只有曾氏一個皇后,連個妃子都沒有,在行政用人上提出“用舍公明”,即消除門戶之見,改變晚明以來因黨爭而造成的政治危害,金聲,楊廷林,何騰蛟等后來的抗清名將,也都是在此時由他開始啟用。
尤其重要的是,他最先提出聯合各地農民軍抗清的主張,這一點對整個南明的抗清決策影響深遠,即使在他敗亡之后,也被之后的永歷等南明小朝廷堅持下去。他的政權雖然短命,但他的行為,卻頗多中興英主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