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的最后一戰
即使在永歷王朝大勢已去,大廈將傾的永歷十六年二月,敗退到云南騰沖的李定國,依然向清王朝發動了一次悲壯的絕地反擊——磨盤山之戰。他決定沿怒江以西二十里的磨盤山小道設伏,借險要地形設下三道埋伏,并埋設大量地雷火器。
這次他的胃口更大——全殲追擊而來的清朝平西方吳三桂,以及他所統帥的優勢兵力滿漢八旗聯軍。戰斗打響后,明軍以6000敗兵做誘餌,且戰且退,將清軍帶入了第一道埋伏圈,眼看大功即將告成時,南明光祿寺少卿盧貴生火線叛變,將李定國的籌謀向吳三桂和盤托出,久經沙場的吳三桂,火速向設伏的明軍發起了攻擊,李定國也當機立斷,命令三道埋伏圈提前攻擊,與清軍展開血戰。
一場計劃中的殲滅戰,打成了犬牙交錯的搏殺戰,按照當時文人的記錄,雙方戰死的尸首,堆滿了整個磨盤山,經過一天的殊死搏殺,清軍再次倒在南明軍兇悍的沖鋒下,在付出巨大傷亡后撤退。
南明軍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名將竇祖望戰死,士兵傷亡數萬,清軍方面的損失更大,在平定永歷政權的戰爭完全結束后,因為此戰的失敗,清軍上下竟沒有得到封賞。這以后,流落緬甸的永歷帝朱由榔,寄居在緬王庇護下,一度和李定國失去了聯系,在邊境一心整頓兵馬,謀求恢復的李定國,等來的卻是永歷帝朱由榔遭吳三桂所擒,最終被弓弦勒死的噩耗。悲痛萬分的李定國當場口吐鮮血,于永歷十六年(1662年)六月十一日去世,臨終留下遺言:寧可死在荒野,也絕不投降。
至死都不曾放棄
明朝最后一個殉難的皇帝——永歷皇帝朱由榔,一生可用悲苦形容。然而這位壯志未酬的末代皇帝,身上卻有天生的帝王氣度。即使在他被吳三桂所擒,淪為俘虜的時候,依舊不卑不亢。清軍中的滿漢軍將們,起先出于好奇,都紛紛拿他當珍奇動物般參觀,沒想到的是,只要與他四目對視,或是應答上幾句話,這些驕兵悍將們便不由自主的跪倒,恭恭敬敬對他行禮。
即使是殺人如麻的吳三桂本人,他第一次見到淪為階下囚的朱由榔時,朱由榔只平靜的問了句“這是誰?”吳三桂立刻膝蓋發軟,頭冒冷汗,誠惶誠恐的伏地不能起。他的風度氣概,令吳三桂的滿族部將愛星阿,以及宗室貝子卓越羅都格外欽佩,在朱由榔最終被吳三桂勒死后,這二人反復請求,要給朱由榔留一具全尸。
朱由榔臨終前做過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給吳三桂寫了一封真誠的信,這封信除了對他曉以家國大義外,其中的一些話語,也成了對吳三桂未來的預言。朱由榔在信中質問吳三桂:你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你自己很傻,你以為辦了你的主子最想做的事情,其實你卻觸犯了他們最大的忌諱。
事實正被朱由榔說中,為清朝建國立功無數的吳三桂,最終沒有得到清王朝的信任,也因此釀成了著名的“三藩之亂”。而朱由榔也希望用這封信,來打動做了多年叛徒的吳三桂,說動他能夠再次匡扶大明。雖然他沒有成功,雖然他也許能力有限,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里,無論是身為帝王的朱由榔,還是慷慨忠義的將軍李定國,光復山河的努力,他們至死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