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甲午戰前的日本經濟

來源:小編整理2024-04-16 10:42作者:黃日展

明治維新

軍事支出VS財政平衡

巨額的軍費增支必須靠強有力的財政保障。為此,明治政府加征了包括煙草稅、酒稅和證券交易稅在內的一系列新稅種,增收的每年750萬日元稅金成為支持軍備擴張的穩定財源。為了使軍方能夠不受政府制約地完全支配新增軍費,山縣有朋和川村義純等陸海軍首腦在1883年設立了獨立的軍備局,全權負責軍備擴充和新增軍費的使用。1884年,在新增軍費分配中獲益較少(只及海軍的三分之一)的陸軍當局向政府提出了增稅至1000萬日元來補充陸軍軍備的要求。

對此,正在厲行財政改革的大藏卿松方正義予以堅決抵制。他認為,無論軍方有什么樣的迫切理由,軍費支出都必須在政府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作合理安排。當時,明治政府中的巨魁伊藤博文和井上馨都支持松方正義的意見。伊藤和井上借著“巨文島事件”的爆發,借著防御俄國的名義,推翻了山縣等人炮制的不合理的1886年年度軍事預算案,還順勢解散了設立不久的軍備局,成功地將軍事支出的管理權限抓在了政府的手中。松方和伊藤等人的想法非常明確,只有先讓國內的經濟發展起來,政府財政才能有發展軍事的余力。所以,他們暫時對內壓制了軍方的擴軍沖動,對外采取對清妥協的方針,軍備的目標也從對清戰爭準備重新調整為抵御列強侵略的國土防衛。但明治政府絲毫沒有放慢過擴軍備戰的腳步。到1890年,陸軍完成師團改制,海軍也完成了裝備更新,換言之,對清戰爭準備業已就緒。這一年在愛知縣知多半島舉行的陸海軍聯合大軍演即可視作對后來的甲午戰爭所做的第一次實戰演習。

伊藤等人堅持軍事支出堅決服從于政府財政的大方針是在給松方正義的財政改革創造條件。從1881年開始,為了解決前任大隈重信所遺留的嚴重通貨膨脹(主因是西南戰爭中積欠的債務和超發的紙幣),大藏卿松方正義斷然采取嚴厲通貨緊縮政策(簡稱“松方財政”)。“松方財政”在改善政府財政狀況的同時,長期的通貨緊縮政策所帶來的低利率也引發了近代日本第一輪創業辦廠的高潮。不過,這些工廠勞動力的來源多半是在緊縮財政下給逼到死亡線上的破產小農。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