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五月,吳佩孚突破張敬堯等皖系將領的封鎖、堵截,順利抵達武漢。曹、吳南北呼應。7月9日上午,曹錕在天津舉行誓師典禮,委任吳佩孚為前敵總司令,所部名為討逆軍,設大本營于天津,司令部于高碑店。在同一天,段祺瑞針鋒相對,成立了“定國軍”,自任總司令,徐樹錚為副總司令兼參謀長。7月14日,直皖戰爭全面爆發。戰爭的前三日,雙方打得難分難解。但7月17日,奉軍出兵參戰,形勢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皖軍節節敗退,最終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摧毀,段祺瑞自戕未成,被迫通電引咎辭職。直皖戰爭結束,直奉兩系軍閥共同控制北京政府。曹錕由原來的川粵湘贛四省經略使的虛職改任直魯豫巡閱使,吳佩孚為副使。因為派系不同,政治目的不同,分贓不均,施政方向上的分歧,直奉兩系軍閥的合作也不可能一直愉快下去。1921年6月,張作霖任蒙疆經略使,轄區除了東三省外,還得到了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特區,成為事實上的滿蒙王。12月,在日本的支持下,張作霖還組閣成為奉系內閣。直系的權威及既得利益受到了挑戰。
1922年,直奉兩系軍閥終于兵戎相見,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曹錕本不愿戰,但吳佩孚堅持要打。曹錕便發電報給他,說:“你既是我,我既是你,親戚雖親,不如你親。你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吧。”(張作霖是曹錕的兒女親家),信任吳佩孚之情,溢于言表。吳佩孚擁有了直系軍的最高話事權,一心專事打仗,將奉軍打得大敗,12萬奉軍,僅有2萬多人逃出山海關。直皖戰爭和這次直奉戰爭的勝利,將吳佩孚的功名和事業推到了人生的顛峰。而直系勢力也成為了把持北京政府的唯一軍政集團,曹錕一躍而成主宰中央大權的實力派人物。
但曹錕并不肯止步于此,他準備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直系勢力獨霸了北京政政權,曹錕的內心急劇膨脹,不顧心腹吳佩孚的反對,想登上總統寶座。他對左右說:“北洋系袁世凱、馮國璋都當過總統,現在該輪到我了”。話說回來,曹錕是個老大粗,玩政治可是外行。想當年,湯薌銘在湖南邀請他做場演講,他尚且怯場了,要做總統,這其中的難度系數太大了!
不過,這也難不倒曹錕。
在他看來,只要有錢,這世上沒有什么事是辦不到的。他準備用錢砸出一條通向總統寶座的路,再用錢堆積成爬上總統寶座的天梯。為此,他暗中操作了一系列瘋狂斂財活動:大批量逮捕制毒販毒的奸商,勒索得數百萬贖身錢;又向直隸170個縣強迫性借款數百萬元;再向各省督軍、省長伸手要“報效”費。前后共聚積得1500余萬元。 有了錢,什么事都容易操作了。一切不可能即將變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