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商界傳奇人物,開口必談國家與天下。有人說他不斷碰撞體制才招來了三次牢獄之災,也有人為他那些天馬行空的商業計劃流產而惋惜。年輕一輩的企業家已鮮有人提及他的名字:牟其中
年關將至。
入冬了,6點未到,天還是灰蒙蒙的。湖北武漢湯遜湖邊,死一般的寂靜。牟其中已經在這里坐監13年,平生第三次入獄。
今年是龍年,他72歲本命年。最近一段時間,他;秀比雺,輾轉反側,醒來不知所夢何境。他唯一堅信的是,他很快就會獲得自由。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消息振奮了牟其中。他的心中有一個夢:鉆研出一套實用的經濟理論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從35歲到72歲,37年間他前后三次入獄,獄中時間超過20年。這20年,也是他認為“人生中最美好的壯年階段”。這讓他覺得“非常之悲哀”。
這“最美好的時代”,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期,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曾用“中國奇跡”來概括。曾經追隨過牟其中的馮侖、王功權等紛紛自立門戶,成為知名企業家。
前部下取得的成績,讓牟覺得很欣慰。對于后輩,他又極其挑剔。他看到不同的閃光點,但沒有一位足以讓他“心悅誠服地崇拜”。
在監獄,他一刻都沒閑著。他曾與一位獄友一起設計出了“可以進入世界十強的業務項目”,包括資金、技術和管理,他稱那位獄友為“計算機天才”。他也曾很認真地計劃把中國人大批量移民到非洲去,開發利用非洲的資源。他還為此進行了項目的可行性、風險性和預算規劃。
他將自己天馬行空的商業計劃比作一條小溪。在一頭大象面前,小溪是努力幾步就可以跨越的;而在一只螞蟻面前,卻成了不可逾越的大海。
他自比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