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瓷器可是非常貴重且易碎的。玉器就更是有“黃金有價玉無價”的美名。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女顧客摔破30萬手鐲暈倒”事件近日終于有了結果,一起來看看雙方是如何協商的吧。
雙方達成和解 網友仇富一邊倒
18日,記者從云南省瑞麗寶玉石協會獲悉,經過協商摔斷售價30萬元(人名幣,下同)后暈倒的游客費女士與商家于17日達成賠償協議,最終以17萬的價格進行賠償,費女士承擔70%責任,商家承擔30%責任。
此事一經傳播,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費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經濟困難、生世坎坷,沒有賠償能力。致使網絡民眾一度偏向同情費女士,并攻擊商家漫天要價,更有甚者說商家涉嫌碰瓷訛詐,售賣假貨。
還原事件經過
顧客商場試戴 摔破30萬手鐲
6月27日上午,江西游客費女士在瑞麗市姐告玉城游覽。在試戴手鐲時,不慎將賣家林先生叫價30萬的手鐲摔斷,因過度緊張,費女士當場暈厥。事件在網上引起廣泛討論,網友紛紛指責商家漫天叫價,欺詐游客。
現場調查并未發現商家強買強賣
此事一出,瑞麗市相關部門迅速反應,并積極參與調解此事。調解過程中,商家提供了由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出具的鑒定合格證書(A貨)。同時,瑞麗市寶玉石協會評估專業委員會的專家也對該手鐲進行了價值評估,評估的市場價值為18萬元。
同時,經調取現場監控視頻以及詢問當事人,查實此事為意外事件,事發現場并未發生強買強賣、欺詐、脅迫、誘導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30萬手鐲只愿賠3萬 女顧客竟高調跑路
經過多次調解,費女士只同意拿出3萬元賠償。最終,雙方未達成調解一致,決定走司法程序。眾所周知,法院在受理訴訟之前,是要先進行訴前調解的,調解不成功,才受理訴訟。28日下午,瑞麗市人民法院準備調解此事,但是費女士稱自己不舒服,無法到場。于是,調解時間改為29日,但是29日一早,費女士的電話就關機了,一直聯系不上她。
然而,30日晚上,微信朋友圈開始流傳兩個小視頻。一個視頻是費女士在渡船上,她的朋友對著她拍,并說:“摔壞30萬手鐲的費女士,不賠償,現在偷渡跑路”!視頻中的費女士手擺Pose,并與朋友嬉皮笑臉。另一個視頻是費女士坐在一間鋪面門口,她的朋友對著她拍,并說:“摔壞30萬手鐲的當事人,她開心的要命,逃跑了”。費女士則在視頻中笑著對朋友說:“你少來”。兩個視頻中,費女士表現得非常輕松,一改之前的“楚楚可憐”,變成了一副挑釁的模樣!
如今這個事件終于是告一段落了,事件雙方當事人的遭遇都值得我們同情。不能因為別人有錢就非得自己承擔一切吧,F在有很多“豪車被三輪車刮擦,豪車車主拒絕賠償”的新聞,網友紛紛用該類新聞作為要挾玉器店主的武器。但是大家是不是忽略了一個問題?錯就是錯了,受到損失就應該得到賠償,我找你賠償那是“合情合法”,我原諒你也是“情理之中”而不是我的“分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