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斑馬線”這是幼兒園時在常識課上老師就會交給我們的常識。長大以后我們不再是那個需要別人禮讓我們的人了,我們也應該學會主動禮讓行人來回報當年禮讓我們的人,將愛延續下去。
【機動車斑馬線前不禮讓 韶關交警將處罰款200元扣3分的處罰】記者從武江區交警大隊獲悉,從21日起,對機動車經過斑馬線不減速、不停車禮讓行人的進行抓拍,并處罰款200元扣3分的處罰。
據了解,在韶關開展“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活動中,武江區率先設置更為醒目的新型斑馬線并利用電子警察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行為進行抓拍。此舉取得明顯的成效,并迅速在全市鋪開。一時間,機動車禮讓斑馬線在韶城蔚然成風。
武江交警大隊的駱華警官告訴記者,前3個月對違反“機動車禮讓斑馬線”規定的是以宣傳教育為主。雖然電子警察對不禮讓斑馬線的機動車進行了抓拍并記錄在檔,但并未真正進行處罰。違規車主收到違章通知后到,只要到交警部門消除記錄就可以。沒有及時消除記錄的,可能會影響車輛的年審。據悉,在這3個月中共有3000余輛機動車被拍并受到交警部門的警告。
目前3個月的宣傳教育階段已經結束,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機動車禮讓斑馬線”規定的車輛進行處罰正式開始實施。駱華表示,機動車經過斑馬線時要減速、讓行;當有行人經過斑馬線時,機動車要停車讓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燈指揮的情況下,機動車經過斑馬線要主動讓行。
駱華同時呼吁,廣大司機朋友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禮讓斑馬線的新規,以正確的方式通過斑馬線。文明駕駛,安全駕駛,共同營造平安、和諧的交通環境;行人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走過斑馬線時要先環顧四周,看清來車的方向,盡量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通過斑馬線。
奇葩斑馬線
江湖上流傳著安徽蕪湖臨江橋頭希爾頓酒店門口一組斑馬線的照片,引起了各路人馬的關注和熱議。南都君第一眼看到就差點暈過去了,這是怎么回事?不說了,直接上圖,看你暈不暈——
原來,5月30日開始,安徽蕪湖臨江橋頭希爾頓酒店門口因道路升級改造,南北方向只能直行加右轉(長江路只能直行上臨江橋和右轉至希爾頓酒店沿河路),東西方向只能右轉(新蕪路不能直行進希爾頓或左轉上臨江橋);6月11日開始,禁令標志、引導標識全面到位,闖紅燈記6分,不按道路行駛記3分。于是,就有了這組奇葩的斑馬線。
斑馬線的由來
斑馬線源于古羅馬時代的跳石。早在古羅馬時期的龐貝城的一些街道上,車馬與行人交叉行駛,經常使市內交通堵塞,還不斷發生事故。為此,人們便將人行道與馬車道分開、并把人行道加高,還在靠近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作為指示行人過街的標志。行人可以踩著這些跳石,慢慢穿過馬路。馬車運行時,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后來,許多城市都使用這種方法。
19世紀末期,隨著汽車的發明,城市內更是車流滾滾,加之人們在街道上隨意橫穿,阻礙了交通,從前的那種跳石已無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頻頻發生。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國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規定行人橫過街道時,只能走人行橫道,于是倫敦街頭出現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看上去這些橫線像斑馬身上的白斑紋,因而人們稱它為斑馬線。司機駕駛汽車看到這條條白線時,會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讓行人安全通過。斑馬線至今在街道上仍然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