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懶的魚 鮣魚
鮣魚,又叫印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的溫帶海區。鮣魚是魚中瀨漢,它既想遠涉重洋,又不肯出一點力氣,總是千方百計地尋找機會依附在別的動物身上或船只底部,進行“免費旅行”。鮣魚體形長,近似圓筒形,頭部有一個由背鰭轉化而成的吸盤,形狀像個印章。它一見到鯨、鯊、海龜或者船只,就貼上去,利用吸盤把自己牢固地吸附在物體上,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拉開。海龜和大魚一旦被它吸住,就休想擺脫它。鮣魚跟著它們不花分文周游各地,既能依仗這些“大塊頭”,使敵人不敢欺負它,又能不花氣力得到大魚吃剩的食物,過著不勞而獲的生活。當它隨大魚來到餌料豐富的場所,便立即離幵“巴士”去尋找食物,等吃飽后,就又去尋找新的“巴士”,進行新的旅行。
鮣(yìn, ㄧㄣˋ,學名:Echeneis naucrates),又稱長印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鮣科的其中一個種。
本魚體延長,胸鰭尖銳,背吸盤有21至28對鰭瓣,體長為盤長之3.5至4.35倍,尾部較吻短以致肛門為長。尾柄圓柱狀,胸鰭內緣有不足1/3部分連結于腹面。吻平扁,前端略尖。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頜前突;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變形而成吸盤,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腹鰭胸位,小形;胸鰭尖圓;尾鰭尖長。體色棕黃或黑色,體側經常有一暗色水平狹帶,較眼徑為寬,由下頜端經眼達尾鰭基底。體長可達110公分。
為沿岸晝行性魚類,身上有吸盤會附著在鯊魚、翻車魚、海龜甚至小船,往往以撿大魚吃剩的食物為食、體外寄生蟲為食,或者自行捕捉淺海的無脊椎動物。本魚和寄主關系并不密切,經常離開寄主獨自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