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艾丹-霍納博士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實驗參與者學習并記住一些虛構情節,利用腦掃描儀首次收集到有力證據,證明人腦海馬體中存在“完成模式”。完成模式指的是某一現象背后的聯想機制,即某個記憶的特定場面——也許是聞到空中的鹽的氣息——會勾起潮水般涌來的其它場面的回憶。
霍納博士解釋說:“如果你的某個記憶場景中同時有埃菲爾鐵塔、一位朋友以及一個粉紅氣球,那么如果某天我給你一張埃菲爾鐵塔的照片,那么你回想起的不僅是你的那位朋友,還會有那個粉紅氣球。”在使用腦掃描儀對實驗參與者進行測試的過程中,霍納博士觀測到了大腦皮層中與記憶有關的不同部分,與海馬體之間有著交互作用。
整個大腦活動的過程中顯示出“完成模式”——大腦皮層與海馬體之間的關系類似于布扎克教授比喻的圖書館和圖書管理員的關系;艏{博士解釋說:“如果我給你一個位置,我就能讓你找明確地檢索到這個人,此外,我們還看到與該事件有關物體的區域被激活。所以說,即使這個物體與任務無關,你也無需去檢索它,我們仍然會想起這個物體。我們發現,這個‘物體’區域的激活程度與海馬體的反應有關,這意味著是海馬體在實施這種完成模式,檢索所有的回憶部分。在我看來,海馬體的作用就像是一個索引,將所有事件關聯起來,然后迅速檢索歸檔。如果讓大腦皮層來關聯這些記憶碎片,那效率就是非常之低了。很顯然,如果我們要回憶起一生中僅發生過一次的某次事件,大腦皮層是無法勝任這一檢索任務。通過觀察大腦皮層與海馬體,我們認為海馬體與回憶息息相關。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說,看哪,(海馬體中的)這些細胞學習得真快啊。”
人類的記憶是如此一個神奇美好,又容易出錯的系統,盡管它非常難以捉摸,但科學最終會將我們大腦記錄生活的方式條分縷析。科學家認為,研究構建某種記憶儲存將為未來構建人工智能機器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