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婚前和婚后還是有差別的,婚前或許有些事情,還是可以互相忍讓,可以慣著你,但是婚后,畢竟要一起生活幾十年,就算再能忍,也有可能吵架,磕磕絆絆總是在所難免,但是要怎樣做到在吵架后還不傷感情,能好好的經營婚姻,這就是一門學問,今天壞男人網的小編就來教你如何處理婚姻中的沖突,讓感情升華。
一、如何經營婚姻
《一》這些法則法則讓你擁有幸;橐
1.建立愛情地圖
成功婚姻中的雙方對彼此的生活和世界都有敏銳的洞察和詳細的了解。在心理上,他們互相熟識。好的婚姻中,雙方都愿意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他們通過運用“愛情地圖”不僅表達彼此間的了解,而且也表達了他們的喜愛與傾慕。小編推薦《如何度過磨合期來守衛婚姻》
2.培養對配偶的喜愛和傾慕
在成功的婚姻中,雙方都會互相褒獎對方。當婚姻雙方對婚姻史都有積極的描述時,他們婚姻的未來有90%的可能是光明的;誰都喜歡聽表揚的話,表揚比批評更能激勵前進,不單是孩子需要表揚,配偶也一樣。
3. 彼此靠近而不是遠離
在良好的婚姻中,夫妻間往往經?拷鼘Ψ健K麄兓ハ嘁暈榕笥。這樣的友誼往往不是阻止爭論發生,而是防止這樣的差異危害到婚姻關系。在這樣的婚姻中,即使存在意見上的不統一,夫妻間仍然是彼此尊敬和欣賞的。
《二》婚姻中不要說這些話
1. 我的事你別管
其實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上生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偶爾會將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里也是難免,女的就會嘮叨,男的說“我的事你別管”,明顯的就是將另一個人剔除出了自己的生活,這是很傷感情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將工作的情緒帶到家里,有苦悶也可以說給他聽,不要將另一半當成外人。小編推薦《如何放下生活中的矛盾來拯救婚姻》
2. 娶你真的很后悔
每個人其實偶爾都會有那么幾天特別的煩,特別敏感,尤其是女人。大多數女人也有個通病就是,刀子嘴,當吵架時可能會不理性的說出傷害對方的話,最多的就是"嫁給你真是后悔啊"。但是,換位思考,如果是丈夫對你說這樣的話,你會不傷心嗎?所以,多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不要說出讓對方心寒的話。
3. 我們離婚吧
不要動不動就把離婚掛在嘴上,吵架很正常,怎么吵都沒關系。但是離婚一旦說出口,雖然可能當時嘴上說的很過癮,但是,可能對方就會想到,她是真的是有離婚的念頭吧,然后在一時沖動時說出來的,就會很容易導致婚姻的破裂。所以婚姻中不能說的話一定要牢記。
二、導致婚姻不幸福的心態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造成婚姻矛盾的問題很多,但致命傷只有八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堅持“我是對的”
一個人如果不準備放棄一些自己的看法,并準備接受一些與自己不同的看法,是無法成功地與人共同生活的。“我是對的”不是對婚姻關系最具有殺傷力的心理模式,卻是打開婚姻致命傷之門的鑰匙。這一關過不了,是看不到自己的其它問題的。
夫妻關系要成功的話,伴侶雙方都必須要離開他們的家庭。如果有一方堅持:“我的家庭很好,為什么你不按照我家里的方式來生活?!”“我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這在夫妻關系中就是毒藥。當兩個人結婚,她也是跟伴侶的家庭結婚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去敬重、愛我們伴侶的就愛聽。就像愛伴侶一樣,只有這樣,婚姻才能成功。
針對這個致命傷,時刻要記得: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對錯與有效果比起來,我們明白孰輕孰重。“你有你的想法和方式,我有我的想法和方式,你不同意我,我也不同意你。我們可以一起探索雙方都贊同的方式,而不必爭執誰對誰錯”。夫妻之間可以很不同,但是仍然可以很相愛。
2、“托付”心態
托付心態是對婚姻關系最具有殺傷力的心理模式。“托付”就是把照顧自己甚至原生家庭的責任交給另一個人。托付的一方往往因此心理而完全停頓下來,再沒有成長提升,當有一天忽然醒悟過來,明白事情的嚴重時,雙方的差距已經太大了。
有托付心態的一方對伴侶過度依賴,這樣的關系并不是成熟的關系,這種依賴性更加接近親子之間的關系,而不是成人之間的關系。有時一方對自己的伴侶過度負責,甚至愿意去承擔伴侶整個原生家庭的負擔,這種做法一樣會妨礙一段成熟的關系。
正確的心態是:雙方都有足夠的能力照顧自己的人生,而兩個負責任的成年人在一起,可以互相支持、互相滋養、互相激勵,共同成長,產生一些獨自一人不能獲得的成功和快樂。
3、不愿分享“內心感覺”
在婚姻關系中,一個人的情緒常導致爭吵或關系疏離,更危險的是一些夫妻之間有“不把情緒帶回家”的協議。當我們有情緒時,應該對伴侶坦白說出。
很多人以為不把情緒說出來是為了不使伴侶擔心,事實上,不說出來會使伴侶更擔心。并且傳達給對方一個信息:我的心已不再與你緊貼在一起。
把情緒說出來與把情緒發泄在對方身上是兩回事。一個人有情緒,同時能夠認識情緒并且與人討論自己的情緒狀況,是思想成熟的表現。學習情緒管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情緒,并用不傷害彼此的方式表達出來。
4、維持“表面的和諧”
我們是追求和平、和諧的民族。在重視與追求和諧的環境中長大的人,會錯誤地認為無論什么情況,不忍讓是不應該的,會不顧一切地維持一份表面的和諧。而忍讓會造成情緒的積壓,如果是為了孩子、老人或其他原因,兩個人勉為其難維持這樣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關系,最終會造成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總爆發,不僅關系會受到破壞甚至破裂,雙方的身體也會因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兩個人在締結關系的最初,便應該約定好矛盾解決機制。這個機制應該能夠讓兩個人平靜地說出自己不能接受對方怎樣的語言和行為,并且商定如何解決。
5、不會“處理沖突”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謙遜忍讓,卻沒有被告知如何去面對和解決沖突。很多夫妻吵架之后就是冷戰,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冷戰唯一的發展方向是更疏遠。
有些夫妻,一方情緒冷卻后想修補受傷的關系,于是用一種“失憶癥”式的態度主動和解,讓風波成為過去。但是沖突造成的情緒在心底還有痕跡,如果積累得太多,就會在某一天爆發出來。
在很多夫妻中,有些人用一種類似“原諒”、“寬恕”的態度處理爭吵。其實,這樣的態度可能對關系有更大的害。因為“原諒”和“寬恕”是把自己放在比對方優越的位置,沒有真正尊重到對方的人格和尊嚴。
6、“受害者”心態
受害者心態就是一個人不為自己生命中的事情負責,只會責怪別人,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
婚姻生活中,如果有什么她該做但是她做不到的,她就會說:“都是她害我變成這樣的,我有什么辦法?!”只要我們在抱怨,不管是口頭上抱怨,或是心理上沉默地抗議,多少都是受害者心態在作怪。婚后,如果覺得婚姻中的沖突都是對方來找麻煩的,“每次都被她欺侮或是陷害”。就說明我們有受害者心態。
改變自己的信念和規則,“我為我的幸福快樂負責!”用這樣的信念來替代舊有的信念和情緒模式,婚姻就會呈現新的和諧面貌。
7、“交換”心態
“你愛我,對我好,我才愛你,對你好。”愛變成了交換,變成了做生意。很多人年齡大了,身體成熟了,結婚了,有孩子了,可是從內心里說卻還是個孩子。
孩子之間會有“今天玩得好,明天鬧僵了就不跟你玩了”。婚姻中為對方付出而不求回報,只要對方高興,有沒有回報都很高興很開心,繼續付出無私的愛給對方,這才是愛。“我愛你所以你也要愛我”,這是做生意,交換的愛不是真愛。
如果婚姻中的一方或雙方存在交換心態,就會污染愛,毒害愛。交換心態表明婚姻中的一方或雙方沒有真正成長。
8、“占有”心態
婚姻中的男女總希望二個人能永遠不分開,想盡一切辦法把對方綁在身邊,只要一分開就感到痛苦,會用盡各種方法追蹤對方的行動,這種人占有欲極強。雖然嘴上說是關心,其實不過是為滿足自己的占有欲望,當貪念愈來愈多、多到無法滿足時,我們就會因為達不到而產生痛苦,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愛一個人愈深,痛苦也愈深的道理。
完形教育認為,夫妻相處也要像親子相處一樣,做到“尊重而不放縱、關懷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導。”尊重雙方的界限和底線,關懷她而不是包辦和代替她,與她分享我們的感受和體驗,而不是把我們的價值觀和信念強加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