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中存在“煙癮開關”
據調查顯示,約3/4以上的中國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煙對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國人不了解“二手煙”的危害;大部分公眾以為“低焦油等于低危害”,且受教育程度高者有此錯誤認識的比例更高……
煙癮為何難除?除了尼古丁帶來的病理因素外,還與公眾對吸煙的認識誤區有關。
例如,肥胖者中知道肥胖有害與愿意減肥、減肥成功者之間的人數落差很小。因為肥胖不美是現代社會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而吸煙常被認為是成熟的標志。一些青年人本來不吸煙,可在“男人不吸煙,不是男子漢”“飯后一根煙,賽過活神仙”“寫稿寫材料,香煙離不了”等言論的誘惑下,開始吸煙了。
同時,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競爭的日益激烈,為緩解壓力,不少人加入吸煙者的行列,試圖以煙來消除疲勞、緊張與煩惱。某種程度上,香煙還是社會交往的需要。與人接觸、求人辦事,話未出口先遞煙,似乎距離馬上拉近一半,仿佛成了辦事成功的催化劑、人際關系的粘合劑。
戒煙的意志常常在香煙的誘惑下土崩瓦解,這與人類生理上的漏洞有很大關系。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人類大腦中確實存在一個控制煙癮的“開關”。
研究人員讓10名煙癮者分別觀看有吸煙動作的視頻和沒有吸煙動作的視頻,同時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結果發現,觀看吸煙視頻時,參與者大腦內側眶額皮層的活動會增加。幾小時后,當他們看到香煙時,吸煙的欲望比沒看見這種視頻的人更強烈。
隨后,研究人員對這些參與者的大腦進行無創性刺激干預,刺激或阻斷他們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活動。當大腦背外側前額葉皮層接受這種干預后,觀看吸煙視頻的人的大腦活動和煙癮,與觀看普通視頻的人一樣不再升高。由此看來,大腦中的兩個區域——眶額皮層和前額葉皮層——會相互影響,對煙癮起著“開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