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自香港的笑星,如果還只想起無厘頭的星爺和鬼馬的劉鎮偉,無疑out了。金剛葫蘆娃、楊過、騰格爾、蔡依林……靠著在《百變大咖秀》上一個個“扮嘢”(粵語“模仿”之意)造型,這個身高只有162cm的小個子男人成為了內地熒屏上的新晉笑星。
王祖藍在香港已經火了好幾年。他的恩師曾志偉當年不顧反對,一手把他從兒童節目拉進了王牌主持人隊伍里,之后王祖藍憑反串Angelababy、汪明荃等女星攀上事業高峰,也引來刻薄質疑,“看到你就想吐啦,人妖啦,變態啦……”他掰著手指數“罵名”,好像這些罵的并不是自己。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剛剛下飛機的王祖藍一邊被化妝師噴著氣味刺鼻的染色劑和定型液,一邊談起這些,他拿出TVB藝人的敬業一面說:我就是在用生命模仿。本版撰文/新京報記者 吳立湘
扮嘢快速抓出一兩個爆點
新京報:你是怎么被發掘模仿天賦的?
王祖藍:原來TVB有一檔《荃加福祿壽》搞笑節目,我和阮兆祥、李思捷做了很久的模仿,還在臺慶里演出,那次算是那幾年最高收視率的臺慶。后來我就一直扮嘢,模仿過黃耀明、郭富城等很多明星。
新京報:香港的模仿節目和《百變大咖秀》有何區別?
王祖藍:在香港沒那么細致。比如做《荃加福祿壽》,半小時要搶九個妝,必須快速抓到模仿對象的特點,服裝、表演都要拿到一兩個爆點。像我在《百變大咖秀》里模仿騰格爾,其實不是很像,但只要抓住他大肚子的特色,把這個點夸張,就好玩了。內地做節目化妝時間更長,會更逼真。我希望能將兩種模式的長處混合起來。
新京報:你覺得你為什么會火?
王祖藍:是啊,為什么大家對我這么有新鮮感?是因為我從小到大的文化是香港《歡樂今宵》那種幾十年的搞笑文化,內地好像沒有從小就去模仿的文化。
新京報:化那些妝會影響身體嗎?
王祖藍:長了一些痘痘,有時膠水會把眉毛拔掉。但越是放下身段的人越受歡迎。可以說我是用生命在模仿、換取大家的快樂,這比我的妝容更重要。
差異在內地很難掌握分寸
新京報:你有嘗試一些內地的娛樂形式嗎?
王祖藍:我忙里偷閑時在學京劇,二人轉、小品、相聲我都看過,但我不是這個文化下長大的,不太能揣摩到精髓。
新京報:但你模仿的有些人物很內地啊。
王祖藍:其實我在香港沒看過騰格爾、葫蘆娃、解曉東這些,但我會問何炅和謝娜這個人怎么樣,會去調查、綜合大家的意見。
新京報:在香港和內地做,哪里更累?
王祖藍:我感覺在香港累一點。香港只有七百萬人,一個笑點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然后大家都說“我要下一個”,但在內地,比如說我扮葫蘆娃,可能兩三個禮拜才慢慢地蔓延出去。
新京報:在內地會擔心被模仿者生氣嗎?
王祖藍:對。在港臺,大家都在綜藝節目氛圍里長大,同行被模仿會覺得是一種榮耀,但在內地,我還沒掌握到分寸,有時怕得罪這個人,有時他本人沒意見,但觀眾可能覺得我過火。
新京報:所以你經常模仿虛擬人物?
王祖藍:對,葫蘆娃、楊過這些就沒有什么問題。
■ 內地同行
比照兩地同行,王祖藍感慨說,自己在香港接觸過的搞笑類藝人都有過累的階段,但何炅工作了15年,謝娜工作也有七八年了,卻好像從不知疲憊,想法也一直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