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的由來
萬圣節的由來
萬圣節(HALLOWEEN)為每年的11月1日,源自古代塞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是西方傳統節日。
萬圣節是西洋鬼節,對國外來說萬圣節就像我們的中元節,這一天他們會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樣,到處舉辦狂歡派對。
"萬圣節"這個詞,起源自天主教教會。每年的 11 月 1 日,是天主教慶祝諸圣的節日 All Hallows Day 或 All Saint's Day。
西方人認為每年10月31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在這一天的夜晚,惡靈會降臨。為了驅逐惡靈,他們會將房子里的爐火和燭臺熄滅,將房子弄得很荒涼,好像沒人居住一樣,這樣惡靈就不會進屋去。
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這樣惡靈就不愿意接近他們了。另外,他們還認為惡靈害怕噪音,于是他們穿著奇形怪狀的服裝上街游行。這就是萬圣節的由來。
原來西方國家的萬圣節就相當于我們國家的中元節,也被叫做是"鬼節",南瓜燈是萬圣節的代表,在這一天孩子們通常會提著南瓜燈去鄰居家要糖果等吃的,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