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寧可失錢,不可失信。——英國諺語
古人說誠信,在現代市場經濟當中,人們談契約精神。無論是企業與客戶,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都需要契約作為雙方的行為準則。
但在A股市場,這樣基本的準則卻遭遇挑戰,挑戰者是大名鼎鼎的央企——一汽旗下的一汽股份。
一份不可撤銷的承諾,引發32億財富蒸發
在講述這個失信的故事之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先要介紹其中的三個主角:一汽股份,一汽轎車,一汽夏利,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圖示:
從上面的股權結構圖不難看出,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都是上市公司,其最終的股東是國資委,純正的央企背景。
由于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都是整車生產企業,為了避免這兩家兄弟企業相互競爭內耗,根據上市公司的監管要求,兩家公司必須對這一局面作出調整。于是在2010年,一汽股份做出了不可撤銷承諾:5年后解決這一問題。
但在5年后,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十多萬投資者并沒有等來承諾履行的消息,而是一份噩耗!
今年6月4日,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公告稱:一汽股份發來函件,懇請股東大會同意將承諾期限再延遲三年作為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