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漲價?星巴克,你給個解釋!
由于沒能申請到經費,去進行體驗式采訪,記者只能坐在工位上,得到了星巴克的獨家回應:
NBD:傳聞星巴克全國統一漲價,請問是否屬實。具體漲價時間是哪天?
星巴克:是的,從6月16日開始。
NBD:本次漲價僅針對中國大陸還是全球統一行動?為什么?
星巴克:中國大陸。自2016年6月16日起,星巴克將對中國大陸門店內的部分飲品進行1至2元的價格上調。所有食品、包裝咖啡豆、咖啡杯等周邊產品、星享卡的價格不在此次調價范圍之內。與此同時,我們給予自帶隨行杯顧客的環保折扣,將從此前的2元增加至3元,以更多的優惠,鼓勵和回饋顧客的環保行為。
星巴克方面稱,本次全國統一漲價,是“長期的定價策略”。
為啥漲呢?因為咖啡豆貴了?記者查閱“咖啡期貨指數”后發現,6月以來,全球咖啡價格確實走出了上升曲線。
數據來源:TradingCharts
但云南省咖啡業行業協會副會長胡路表示,就算是漲,也只有原來咖啡價格的2/3,近年來咖啡原料市場一直低靡。
另有數據顯示,咖啡采購其實只占星巴克成本約10%。
對于漲價,星巴克這樣給記者解釋:
“對各種本地營運成本和市場動態進行了認真評估和考量后,做出了定價策略,因素包括租金、物流、門店設施、人力、產品研發和顧客體驗創新等各個方面。”
記者注意到,2013年,星巴克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即北京國貿店由于租金高漲被迫搬遷。
算一算,當年,國貿商城一區店鋪平均每平方米的租金超過1000元,該店一年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超過700萬元。而星巴克2012年在亞洲地區的平均每一個店的營業額僅500萬元人民幣。
星巴克還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在中國培養了數千名造詣深厚的咖啡大師,此外,我們每年投入數千萬元,為全職咖啡師和值班主管提供助房津貼,以及各種推動伙伴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項目”。
若你感慨員工福利,那就能解釋星巴克的定價了。專家分析,其實這些運營成本、人力成本都會反映到售價上。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告訴記者,星巴克采取的就是“貴買貴賣”,雖然定價高,但看背后的成本,租金上漲、人力成本也在上漲,其咖啡銷售的毛利率不見得有那么驚人。
星巴克“喊冤”:離上次漲價都4年了
近幾年星巴克的漲價歷程,是這樣的——
2015年7月,全美大部分地區,大杯和小杯的沖泡咖啡將各漲10美分;
2014年6月,北美地區,大部份飲品價格上調5-20美分;
2012年,北美+中國市場,部分現煮咖啡上漲1-2元。
星巴克告訴記者:“本次部分飲品的價格調整是星巴克中國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調價”。
在胡路看來,星巴克雖然有調價的理由,但從國內整個咖啡消費市場培育來看,提高價格“讓消費者有種咖啡消費是件奢侈的事,不利于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胡路告訴記者,他曾接觸過一家國內連鎖咖啡創業者,“他們的原料品質并不差,但是無論怎么定價就是沒法僅靠咖啡盈利,因為客單數太低”,胡路認為,咖啡還沒有成為大眾消費的常態。
朱丹蓬則認為調價比較正常。“2元對20、30元的客單價來說,相當于提高了6~8%。”朱丹蓬表示,4年,國內物價也漲了不止這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