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吞獵物時竟左轉體360度!
藍鯨在進食的時候,一口就能吞下將近50萬卡路里的熱量。現在,科學家對它們能如此“鯨吞”的原因進行了研究,發現關鍵是在于“一心兩用”。
從靈長類到昆蟲,許多動物都具有“偏側性”或“慣用手”,通常更傾向于右側,藍鯨也不例外。不過,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裝在藍鯨背部的攝像機發現,它們在進食的時候能夠改變“偏側性”。這么做可以使藍鯨在轉體360度的同時右眼一直盯著獵物。
藍鯨的體重可達大象體重的25倍,是地球出現過的最大動物。它們在海洋表面附近的“沖刺進食”行為令人印象深刻。藍鯨以微小的甲殼動物磷蝦為食(哪怕人體也是如此),當它們沖向龐大的磷蝦團時,會做出360度的“桶滾”動作。視頻證據顯示,藍鯨幾乎總是向左轉體,而這與它們在較深處的攝食行為截然不同。后一種情況中,它們通常是向右側轉體90度。
“接近海面的磷蝦團厚度在10到100英尺(約合3米到30米)之間,通常比深水處的磷蝦團規模更小,密度也更小,而藍鯨表現出向左旋轉的傾向——可能這么做可以使它們的右眼盯住獵物團,盡可能地擴大進食量,”研究負責人、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哺乳動物研究所的鯨類學家阿里·弗里德倫德說,“這些發現讓我們感到非常驚奇,但是如果分析鯨類攝食較小規模獵物團的方法,就會發現藍鯨的這種行為其實很有效,也很高效,并且與驅動藍鯨定期捕食行為的機制相吻合。”
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一種動物會根據任務情況調整偏側性。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在六年時間里,研究團隊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近海的63頭藍鯨背部安裝了吸盤“標記”,上面裝了攝像機、水聽器和動作傳感器。這些標記可以在工作數小時后自動脫落并漂浮到水面,科學家將它們回收并獲取數據。
科學家推測,偏側性源于大腦兩側工作方式的差異。就人類而言,超過90%的人是右撇子,因為他們的大腦左半球起著主導作用。由于神經束的交叉,左腦通?刂朴覀溶|體的活動。
研究者認為,在進食過程中把身體向左轉可以使藍鯨慣用的右眼能更有效地定位在磷蝦團上。隨著水深增大,光線減弱,磷蝦團也變得更為密集,視力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大腦和眼睛導致了人類的慣用手現象,以及猿類中的工具使用行為。最令人好奇的是,為什么這么多的鯨會在以很陡的角度向上捕食的過程中,展現出向左的偏側性,”弗里德倫德說,“這不僅是第一份關于藍鯨偏側性的報告,表明它們也和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是右撇子,而且也指出了它們會根據情況改變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