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杜甫一生是如何度過的 杜甫趣事

來源:小編整理2024-02-03 08:55作者:林毅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杜甫一生

杜甫為唐代著名詩人,因其詩歌在中國古典詩壇上影響甚大,遂被世人稱為“詩圣”,其主要思想為儒家的仁政為主,有著投奔祖國奉獻自我的偉大抱負,但屢被現實打敗。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為人狂傲不羈,其在世時名氣并不是很大,在其身后,名聲遠播,不僅對中國文學有深刻影響對日本也同樣有深遠影響。

杜甫畫像

杜甫畫像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出生于具有傳統文學理論的家庭,杜甫從小便開始學習詩文,十五歲時所作之詩便能得到當地名士的重視。

杜甫在十九歲時便開始數次漫游,先是出游郇瑕,次年便出游吳越,歷經數年。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參加了一次進士考試,落選。后便在齊趙一帶開始新一輪的長期漫游。

杜甫近三十歲的時候與楊氏成婚,他三十二歲的時候于洛陽與李白相識相交相游,兩人產生深厚的友誼。

三十五歲的杜甫志向遠大來到長安參與科舉,再次落選,從此客居長安十余載,抑郁不得志,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為了生計不斷成為貴族門客吟詩作賦獻于權貴,只為能得到賞識,未果,后只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

后唐朝衰敗,杜甫經歷從盛唐至“安史之亂”的時期,為報效祖國曾為叛軍困于長安數月,期間寫下不少感傷時事的詩文,后曾為左拾遺,但因朝政內亂被離間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杜甫在這期間感傷朝政腐敗,無心仕途,遂辭官歸隱。

后杜甫帶著家人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后得好友嚴武相助生活開始安定,后期嫉妒被朝廷重召,拒不赴職。于公元770年,五十八歲的杜甫逝世。

杜甫律詩

?律詩在杜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杜甫在律詩上的成就頗高,在詩壇上的影響較大,而且杜甫的五言七言律詩創作數量達到杜詩的一半,也為后世詩人留下借鑒,其影響至今。

杜甫雕像

杜甫雕像

杜甫的律詩在詩歌藝術上的成就也很輝煌,首先杜甫的律詩不拘泥于原有的表現形式,而是利用自己的創作風格,將律詩的表現形式擴展到更多方面,也運用的更為實際,如杜甫會將律詩應用于以應酬、山水、詠懷、且多用律詩進行抒情和議論。

且杜甫對律詩的應用能夠運用自如,不受其他外在條件所限制,如《征夫》、《秋笛》等,而且為了能夠更好的擴大律詩的表現力,杜甫還為此將律詩以組詩的形式來展現其情緒,如《詠懷古跡五首》其中所表現的均是較3難以表現和內容較寬的題材。

杜甫律詩的結構很是完整,能夠如此隨意瀟灑的將世間變化之事寫下,又能將其中韻律悄無聲息的蘊含其中甚是高超,使得詩歌工整又能讓人捉摸不透其中痕跡,把這種詩體運用的甚是融合和無跡可尋,使其詩歌文體實為律詩但卻難尋律詩蹤跡。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將此成就展現的淋漓盡致。

最后杜甫在律詩上的另一成就便是他精于用字、所煉字句精簡且有深意,因而其律詩字句均頗有韻味。

杜甫趣事

杜甫雖為唐朝著名詩人,但是其在世時自命清高,不愿受嗟來之食,對朝廷腐敗之氣甚是鄙視,故其常生活清貧困苦,所以杜甫生前有不少趣事是因為他家中貧困而發生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杜甫趣事吧。

杜甫雕像

杜甫雕像

且說杜甫在安史之亂后,聽聞戰亂結束所流露出愉悅之情所作的一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成為一首名詩,廣為流傳,而因這首詩所引出的趣事也成為佳話。

原詩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且說杜甫家貧,平日溫飽尚成問題,在他棄官離去,隱居在蜀中茅草屋的時日,雖暫得安定,也得好友相助,但依舊窮困潦倒。某日,有客人來訪,在杜甫草堂中欲以詩會友,遂杜甫必須在家中以好酒菜來待客,這可為難了杜夫人,家中困至未有好菜可招待,杜甫見廚房內有酒菜雞蛋和豆腐便心生一法。

杜夫人之后端出三菜一湯,分別是炒韭菜加兩蛋黃、炒韭菜加蛋白、清蒸豆腐渣、韭菜豆腐湯加幾片白色蛋殼。雖很寒酸,但是經由杜甫賦予菜名后卻顯深意。這幾道菜么,名字分別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于是深得幾位客人的拍手叫好。

于是此時得以流傳,在民間便有不少有才氣之人引用杜甫這件事,延伸了眾多趣事,不得不感嘆杜甫的才氣過人啊。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