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英宗復辟,禍及于謙
英宗復辟的當天,就任命有功之臣徐有貞以原官兼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機務,次日又加上兵部尚書頭銜,事實上成為內閣首輔。“奪門之變”功臣石亨進封為忠國公,張軏封為太平侯,楊善進封為興濟伯,曹吉祥的養子曹欽晉升為都督同知。
以后陸續加官晉級的有功官員,達三千人之多。
與此同時,對“攘位幽閉”的政治清算,也在大張旗鼓地進行,英宗和徐有貞們下手毫不留情。首當其沖的就是少保、兵部尚書于謙,以及內閣大學士王文。
英宗復位后的第五天,即正月二十二日,就處死于謙、王文,并且抄了他們的家。
當初廷臣會議,請求復立沂王為太子,王文與陳循不敢違背景泰帝的心意,主張“請擇元良”,一時間中外盛傳王文與太監王誠等,企圖召立襄王世子為太子。這就成為王文的罪狀。
至于于謙,因為結怨于徐有貞、石亨,而遭到報復。
于謙、王文被捕入獄,徐有貞、石亨唆使言官彈劾,并且以“迎襄王世子”的罪狀,強迫他們招供。
司法部門苦于缺乏證據,徐有貞說:雖無顯跡,意圖還是有的。主持此事的司法官員阿附徐、石之流,居然以“意欲迎襄王世子”定案。王文憤怒之極,目如火炬,據理抗辯。
于謙在一旁冷笑道:這是石亨等的意思,辯它作甚?不論事情有無,彼等一定要置我輩于死地。
果然如此,法司的結論是:以“謀逆”律處以極刑。英宗有點猶豫不忍,說:“于謙實有功。”
徐有貞說:“不殺于謙,此舉(指‘奪門之變’)為無名。”英宗決定,減一等改為斬首,抄家,家屬發配邊疆。
于謙的死是一幕悲劇。英宗被俘后,景泰帝臨危授命,于謙力挽狂瀾,日夜辛勞,常常在值班室過夜,很少回家,因此頗受景泰帝寵信。
有次他痰疾發作,景泰帝不僅派遣太監輪番前往探視,而且親自上萬歲山砍伐竹子,取竹瀝送給于謙!睹魇·于謙傳》對此感嘆道:“寵謙太過!”景泰帝下臺,他自然難逃一死。
他死后,家被抄,沒有什么財產,清貧蕭然,僅有一房書籍,還有皇帝賞賜的璽書、袍鎧、弓劍、冠帶之類。都督同知陳逵感念于謙的忠義,收殮遺骸。次年,于謙女婿朱驥把他歸葬杭州。
景泰帝自己的下場也不妙。二月初一,英宗以“皇太后詔諭”的形式宣布:廢景泰帝,仍為王,遷往西內居住。十七日,突然病逝。
關于他的死,史無定論,一說病死,一說害死。
從種種跡象判斷,害死的可能性極大。英宗對“攘位幽閉”始終不能釋懷,是一個原因;害怕景泰帝東山再起,也來一次復辟,是另一個原因。
景泰帝的祭葬禮儀一如親王,但謚號是一個貶義字:“戾”,是英宗對他的蓋棺論定。他的嬪妃們,英宗賞賜他們上吊自盡,為“戾王”殉葬,一起安葬于西山。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