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紅樓夢》V.S《石頭記》:通靈寶玉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寫《石頭記》的人必然熱愛石頭,這不費解。
冒辟疆愛石有癖,有記載,他的終身好友將自家花園的假山石全部移贈給他;
冒辟疆在海鹽避難,大病垂死,作“思鄉”一詩:
“追呼人耐千金賦,展轉心懷二祖墳。此外更無堪系念,英山樸樹古巢云”。
“英山”是冒辟疆父親從廣東帶回如皋的一塊奇石,此石瘦長九尺,峰如玉女。冒辟疆大難垂死,念念不亡的是奇石。可見其愛石之品位,于是他把小說定名《石頭記》就自然之至。
不愛石頭的人,會編出女媧煉石補天,多一塊石頭未用,給這塊石頭靈性,于大荒山無稽崖自怨嘆嗎?
不愛石頭的人,會編出《石頭記》里主人翁叫“寶玉”嗎?
不愛石頭的人,會編出寶玉銜“通靈寶玉”而降生嗎?而且它成為寶玉的命根子嗎?
不愛石頭的人,會編出失掉“通靈寶玉”寶玉就呆若木雞,失掉“通靈寶玉”它賈家大廈傾倒嗎?
自古文人雅士,愛賞奇石,賞石品種繁多其中以靈璧石為最。
著名的學術團體杭州西冷印社,就藏有一塊視為“社寶”的靈壁奇石,此石質地細膩,色極青柔,扣之清越如金玉。此靈壁奇石原來是冒辟疆的寶藏!為吳昌碩于1897年所得,昌碩先生喜而作銘,“山岳精,千年結,前歸巢民(冒辟疆)後苦鉄”。下鎸“巢民長物”“缶廬”二印。
冒辟疆1693年去世后,這塊石頭隱去200年,才被吳昌碩收藏。300年后的2005年,這塊靈璧寶石為西冷印社收藏。
《紅樓夢》中“桃葉渡”,也指向冒辟疆
南京秦淮有個桃葉渡,用當今的話說是個畫院、書院、舞廳、歌廳消閑場所。冒辟疆第三次鄉試后,出巨資在桃葉渡,租賃九所院廳,大會東林遺孤和青年學子百人置酒高會,招歌征舞,三日方休。
晚年冒辟疆在寫作《石頭記》時,對這些不能忘懷。
五十一回中,美麗的薛寶琴用青年學子的口氣,寫了一首“桃葉渡懷古”的詩:“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紅樓夢》中獨特的如皋土話
《紅樓夢》中有許多只有如皋人才能熟悉和使用的土話,也有力地證明冒辟疆才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當然,也有人認為董小宛也參與了《紅樓夢》的創作或評點,甚至還有人說,是與冒辟疆同為四君子的“方以智”所寫《紅樓夢》,由冒辟疆作為“曹雪芹”在水繪園批閱十載增刪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