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冒辟疆V.S賈寶玉:同是情種
冒襄(1611-1693),字辟疆,號巢民,江蘇如皋人。生于明萬歷三十九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年八十三歲。
冒辟疆出生在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隨祖父在任所讀書,14歲就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明代后期著名畫家書法家董其昌為其詩集作序,把他比作初唐王勃。
冒辟疆生活在花柳繁華之地,錦衣玉食,奴仆成群,在生活上無憂無慮,出手闊綽,揮金如土,急公好義,同情弱者,他一介布衣,竟不惜千金,代行官府職責,屢屢救濟災民。他第三次赴金陵鄉試,大會東林遺孤,出巨資租賃桃葉渡廳堂樓閣九所,招待同仁、食客數百余人,多日方散。
影響所及,冒辟疆與陳貞慧、方以智、侯朝宗被稱為“四公子”,加入復社。
但冒辟疆仕途不順,憑他的才學早該中舉,可在應試作文中,他拋棄八股規矩,議論朝政,針砭時局,違背當局要求,六次鄉試未中,只上了兩次副榜。
《紅樓夢》中賈寶玉才華橫溢,厭惡八股文,卻厭惡仕途經濟,不求功名,與冒辟疆這些痛苦難堪的遭遇是完全一致的。
冒辟疆深受秦淮八艷等女孩愛戴,陳圓圓與他私定終生,說“可托終身者,無出君右。”卻不幸被搶掠去京;在金陵科考,他就住在后來以桃花扇名聞天下的名妓李香君閨房,三十天寫作三十文,李香君對他情深意濃;董小宛見冒辟疆第一面就一見鐘情,幾次挽留,第二面就決定跟他歸隱遠走;董小宛死后,吳蕊仙更是從金陵追至如皋,可惜當時冒辟疆已經另外有妾,吳蕊仙心灰意冷,決意遁入佛門,冒辟疆特意在冒家修建尼姑庵,讓這個“妙玉”居住!
據文獻可考冒辟疆一生先后與十多位女性有過愛情關系,有名有姓的除夫人蘇元芳外,尚有王節、李香君、顧媚、陳圓圓、董小宛、范玨、沙九畹、楊漪炤、麻姑、吳琪、吳扣扣、蔡女蘿、金曉珠、張氏女,這些女性都能畫、善唱、會舞、擅詩,其中六人先后正式獲得小妾名份,可見冒辟疆天生對女性有親和力、吸引力,是現實版的情種賈寶玉!
《紅樓夢》中賈寶玉“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寶玉說,“女兒都是水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寶玉從骨子里尊重女性,喜歡女孩,與冒辟疆的經歷和情感是完全一致的,寶玉對林黛玉的感情,和冒辟疆對董小宛的“天荒地老歌長恨,好懺應為再世因”、“九年一日千秋怨,腸斷衰殘抱痛來”的深沉寄托是一致的。
冒辟疆雖生富貴之家,但他終身未仕清廷,又不善經營祖產,坐吃山空,又遭遇兵荒馬亂清兵殺掠,家境衰敗,終于窮困潦倒,靠賣字度日,這和《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命運幾乎一模一樣。
再看看胡適考證的曹雪芹的情況吧,據《人民文學出版社》82版《紅樓夢》前言所述:“雍正六年曹家抄沒后才全家遷回北京,當時曹雪芹尚年幼,按出生于乙未說是虛歲十四歲,按出生于甲辰說是虛歲五歲。”
拋開幼兒園的4歲曹雪芹,就說13歲少年曹雪芹吧,畢竟是個孩子,這點經歷寫不出大觀園場景,更想象不出“兩府一園”布局。如果說一個孩子的經歷能寫出大觀園那么多栩栩如生的女性,那是天方夜譚!
82版《紅樓夢》前言又寫道:“曹家回北京后的情況,文獻絕少記載”,就是說,不知他受過什么教育,不知他在北京有什么活動和作品,與誰交往,是否有女友……這些記載是零!對于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簡直來說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