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政權 “戒殘去殺”
伊犁起義以后,蔡樂善等人在迪化兵變,袁大化窮于應付,倉促東歸,把新疆的軍政大權交給了楊增新。楊增新躍登都督寶座的時候,西面伊犁依然同迪化對壘,南疆各地哥老會十分活躍,東路哈密鐵木耳起義,北面阿勒泰處于“獨立”的喀爾喀威脅之下。
楊增新自然想到的是怎樣鞏固自己的政權,據已故國民黨騎兵連連長馬符綬回憶,楊增新曾對自己的親信說,要穩住新疆,必須“一面與伊犁聯合,一面設法收拾南疆”。
于是,他首先同伊犁取得了妥協,以省級和地方級的要職任命于伊犁的人物,以此分散他們的勢力。如伊犁革命黨首腦人物楊纘緒被任命為喀什提都,伊方代表賀家棟、郝可權等人被楊增新餌以重金,也都解職東歸。最后,留在伊犁的革命黨人也被楊買通的地方武人殺害。不到兩年,稍有革命思想和活動的人幾乎全部被楊增新鏟除。
而后,楊增新又采取“先離巢穴,后解兵權”的計策瓦解了哥老會,他用“調虎離山計”把邊永福和魏得喜調迪化任職,等邊、魏二人到省城后,他將魏遣送回內地,將邊押回甘肅處死。就這樣,到1916年,哥老會重要成員都被他消滅。
已故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包爾漢回憶說,楊增新在執政之初曾說:善為政者,固然要“戒殘去殺”,但是不能姑息養奸。對于對自己構成威脅的人,他從來都是當機立斷,痛下殺手。
經過4年時間,到1916年,楊增新的政權終于轉入穩定階段。
包爾漢在他寫的《楊增新統治時期》一文中闡述,楊增新留給包爾漢的印象是:內心陰鷙,善于機變。表面上沒有官僚氣派,平易近人,健談,風趣,具有相當強的感染力。在興奮或激動時,還偶爾吐露他的真實人生觀和統治權術。
有一次,楊增新對幾名部屬大發脾氣后余怒未息,他對包爾漢說:“你知道不知道,什么是地獄?”包爾漢說:“知道。”楊增新說:“這就是地獄,我在這兒被判了無期徒刑。”
由此可見,在那段動蕩不安、危機四伏的日子,楊增新治理新疆并不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