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這些人以中東路督辦呂榮寰為首(兼任中東路中方理事方,九一八后曾任偽滿產業大臣、偽滿駐南京大使等職)。孫科在十多年后的《中蘇關系》一書中,提到張學良發動中東路事變是“宵小”所致,所指的宵小就是呂榮寰。據許多東北軍老人回憶,呂之所以要挑起中東路事變,是因為中東路歷年鐵路盈余很多,蘇方局長主張用于建設,修建鐵路,而呂榮寰等則要按股分利,以便從中貪污,于是慫恿張學良強行收回中東路,以致釀成戰事。
主張收回中東鐵路路權的除呂以外,還有負責對蘇外交的東省特區長官張景惠和在張手下辦理對蘇外交的特區教育廳長張國忱、中東鐵路理事鄒尚友(后任南京政府外交部司長、公使、大使等職)、李紹庚(后任中東鐵路理事長,九一八投靠偽滿,任中東鐵路督辦,1935年任偽滿州國交通大臣衙任外交部大臣,1945年3月任偽滿駐南京大使)等。(張國忱、鄒尚友、李紹庚全是哈爾濱商業學校畢業的學生。這個學校是帝俄在哈爾濱辦的學校,華人學生從小在俄國人家里寄住,所授的課程也全是俄文課本,由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不但俄語很好,就是生活習慣和世界觀也是帝俄那一套,對帝俄時代的將軍也有特殊的崇信。張國忱有一個白俄顧問是帝俄時代的將軍,名叫托瑪夫斯基,他向張建議說:“蘇聯有大饑荒,人民奄奄待斃,對于共產黨政權極度不滿,歐美各國對于蘇聯也有仇恨,倘若有人此時發難,共產黨必倒臺。中國若能趁這個機會將中東路主權一舉收回,不但蘇聯此時無力進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強也必雙手高舉,贊成中國的行動”。張、鄒等人此時正想擠掉呂榮寰,由張取而代之。他們對呂不懂俄語,不諳俄情,卻占據肥缺,心有不甘,同時他們有南京政府外交部也有聯系,由蔡運升去職、鄒尚友到外交部任職可知。至于張景惠,他是張學良的父執,而東省特區行政長官一職,在東北非常重要,這一要職甚至比省主席還要重要。因為北滿經濟動脈中中東路的一半經營權和沿線的地畝、教育、工礦等行政管理權,以及有二十萬以上白俄居住的哈爾濱管理權,都歸其所有,而張是人所共知的庸碌無能、事理不明,是非不分。托瑪夫斯基則企圖利用中國在西伯利亞搞復辟,日后在東北組織的兩路拒俄聯軍全有身著軍服的白俄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