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
東北軍也有不少人反對對蘇采取強烈手段,“輔帥”張作相就是其中反對最強烈的一位,他對張學良說:收回中東路是好事,可是這事非同小可。進兵接收,勢必要打仗,我看用全國力量對付蘇聯,也未必能打勝,只憑東北軍去打蘇聯能行嗎?恐怕收不回中東路,反而惹出麻煩,也要防止日本人乘機搗亂。張學良覺得張作相把困難想的太多,派人回吉林規勸張作相:“根據多方情況,蘇聯決不能在遠東作戰,收回中東會馬到成功的。”張作相看到張學良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堅持,但張作相的意見后來都不幸料中。
步兵第四旅旅長劉翼飛也反對出兵,張認為劉是支持其出兵,原意讓劉去吉林勸張作相,對劉說擬派十個旅開赴東鐵沿線收復中東路,結果劉十分直接地回答:“我們如果僅僅出十個步兵旅就能擊敗蘇聯的話,那我們就不致退回關外,老將也不致遇害了。”張說:“根據各方情況,蘇聯決不能打!”劉說:“從軍事學來看,打仗有沒有把握,不在于敵人能不能打,而在于我們怕不怕和行不行。”張中止派劉去吉林,對人說:“怎么翼飛這次也氣餒了呢?”
蘇聯對華斷交之后,王家楨(張學良秘書,在日本很有影響力,田中奏折就是他通過蔡智堪搞到的)接到駐東京辦事人拍來的電報說蘇聯對華斷絕外交了,他知道事情嚴重。蘇聯與中國斷交,南京肯定能先接到通知,那么南京也不能不首先通知東北當局,但當時南京政府方面毫無消息。當時張學良在北戴河避暑,王拿著電報大帥府秘書廳向王樹翰秘書長說:“事情弄嚴重了,蘇聯和咱們斷絕國交了!”王樹翰很吃驚地說:“你怎么知道?從哪來的消息?”王家楨出示了東京來電,王樹翰非常驚慌地打電報給張學良,請張即日返沈。讓王家楨氣憤的是,這個絕交消息在報紙上公布以前,南京始終未告知東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