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大業
此后蔣介石、張學良兩人函電頻傳,信使不斷,蔣對張予以理解和同情。1928年冬,南京國民政府特派張群、吳鐵城、宋大章三人來到沈陽,與張學良密議“東北易幟”大業。張、吳、宋三人下榻于交通銀行后,“親日派”欲采取破壞行動,扣留他們。經緊急磋商,乃決定由吳、宋兩人連夜乘車直奔少帥府邸,面晤張學良。在這天夜晚的密談中,雙方推心置腹,解釋了張學良的某些疑慮,更堅定了他“東北易幟”的決心。蔣介石還利用美國、英國與日本的矛盾,推動美、英向日本施加壓力。在國民政府的支持下,反對日本分割中國的輿論也高漲起來。到11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也不得不承認東北易幟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嗣后,蔣介石對張學良派駐南京的代表胡若愚表示,為了不使張學良為難,東北外交由中央應付,同意東北“內政”仍由現職各員負責,概不更動。重大人事,先由張學良請委,然后由中央任命。蔣介石每月允撥軍餉1000萬元給奉軍,這樣更增加了奉軍的向心力。
張作霖被炸死后,東三省議會于1928年7月2日一致推舉張學良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7月4日,張學良正式主政東北。他受命于危難之時,集國難家仇、內憂外患于一身,面臨的軍政形勢十分險惡。日本要他實行“自治”,揚言如蔑視日本警告,日本將自由行動;南京國民革命軍則敦促他早日易幟,實現全國統一。由于張學良將軍有著強烈的愛國思想,在當時全國各地高漲的反日浪潮推動下,于1928年12月29日,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以青天白日旗替換五色旗。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東北易幟”。
張學良將軍當天向全世界通電,宣布這一消息,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挫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攫取中國東北的陰謀。國民政府至此獲得了形式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