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千方百計借助蔡襄的名氣來自抬身價的“小蔡”,還是有一手真功夫的。那就是——他對書法的造詣比蔡襄還要高!本來排名在蔡襄之上的米芾見了蔡京的字,就自嘆不如?梢哉f,蔡京的出現,完全淹沒了蔡襄在書法上的成就,人們再稱“蘇、黃、米、蔡”,“蔡”已經是指蔡京而不是蔡襄了,稱:“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
紹圣年間,蔡京任代理戶部尚書,有兩個下級官吏非常小心恭謹地侍奉他。一天,看著天氣炎熱,就找來兩柄白團紙扇為蔡京扇風。蔡京雖說也是一名朝廷要員,但和宰執級的干部比起來,級別還是差很遠,而且家庭成分不好,出身低,得到處厚著臉皮說自己是誰誰的族弟,裝孫子,在宦海里翻滾了這么多年,一會說自己是禽,一會說自己是獸,嘗盡了酸甜苦辣,難得這兩個小兄弟有這份心,就有些感慨,眼眶濕濕的。
感慨了半晌,要過了他們的扇子,刷刷刷,分別在上面題上了幾句詩。蔡京的頭頂沒有長眼睛,如果有,他將會看到,那兩個小兄弟的嘴都快要笑裂了。過了幾天,他驚奇地發現,這兩個家伙渾身上下都是華麗裝飾,神氣活現。
一問才知,他們把題上字的扇子賣了,賣給了一位親王,價格是兩萬錢。兩萬錢,可是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啊。蔡京盡管有些吃驚,但沒往深處想。他覺得,花兩萬錢買幾個字,說明這個親王是敗家子,錢多了燒手!要說他真會鑒賞書畫,鬼才信。而事實上,買下了這兩把扇子的親王,卻是個貨真價實的書畫鑒賞專家——風流天子宋徽宗趙佶。不過,趙佶當時只是一價親王,還沒登上皇位,蔡京也只是朝中一個中層干部,他們并沒能在這次買賣中相知相識、幸福牽手。
時間推到趙佶登上帝位,而向太后又離開了人世,趙佶再無顧忌,為所欲為。為了表現出自己對藝術道路上的無止境追求,他派人在全國各地大肆搜刮奇花異石、珍玩古董、名家字畫。蔡京也已經弄清楚當年買他扇子的小粉絲就是當今皇帝,預感到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被派到杭州來負責專項搜刮珍玩工作的人是大宦官童貫。蔡京就使出了渾身解數,一個勁地逢迎巴結這位爺,拿出了幾幅自己的大作,求他轉呈皇上。
童貫和蔡京臭味相投,也預感到蔡京早晚會發達,就回京鄭重其事地向趙佶“獻寶”,并極力稱贊作品的創造者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材。趙佶看著蔡京的真跡,非常激動,對童貫的話完全同意,有道是,字如其人,字如其人嘛。蔡京的字寫得這么漂亮,人品還能差得了?而且,字寫得這么漂亮,不是人才又是什么?人才!崇寧元年(1102年)五月,左相韓忠彥被罷相出京,六月,蔡京被正式任命為尚書右丞(副相)。趙佶和蔡京相見,君臣不勝唏噓,憶起當年買扇的事,趙佶說:“昔二扇今尚藏諸御府也。”蔡京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