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是電影中一句鏗鏘有力的臺詞,但卻是每一位愛國志士心中的力量。每一個國家的建立,必然會經歷內憂外患,然而對于中國來說,一直以來所經歷的外患、侮辱與侵略卻是永生不能忘記的。
自八國聯軍侵占中國清朝以來,日本便開始對中國這塊肥肉產生了野心。隨著清朝的滅亡及中國政府的成立,日本的侵略占著中國近代史的大半部分。
在從日本開始侵占中國土地,到最后的投降,期間中國傷亡最少達3500萬以上,其中包括軍人、無辜百姓及勞工。
從1915年開始,日本人的勢力便開始逐漸控制本溪、撫順、錦西、西安(今遼源市)、舒蘭和磐石等地的幾十處煤礦。1934年更是成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這一直接掠奪東北煤炭資源的壟斷公司。“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加緊了對東北煤炭資源的掠奪。從1933年到1936年,每年被運往日本的撫順煤都在200萬噸以上,1934年達到272萬噸。這些優質的撫順煤被供應給日本國內軍工和鋼鐵企業,制造侵華戰爭所需的大量武器。
為了更多地掠奪煤炭,日本人到處騙招勞工,由于言語不通,這些勞工多數是被漢奸騙來的,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便實施“人肉開采”政策,勞工們是以命換炭。曾有人統計,日本人采集300噸煤就得死一個中國人。 在1942年本溪礦難一件事中國勞工就死亡1531人。自 1936年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欺騙強招到阜新地區的勞工人數達50余萬人,致使7萬多勞工死亡。
在日本侵略者的高壓管制之下,東北勞工們忍受著非人的折磨。由于長時間住在低矮潮濕的工棚里,每天還從事超常危險的、每天14個小時以上的重體力勞動。所以他們個個衣衫襤褸、骨瘦如柴。
在當時采礦的手段還不是十分先進,井下采煤十分危險,所以透水、冒頂、瓦斯爆炸等事故頻繁發生。而日本統治者明知有危險,仍逼著勞工下井采煤,致使勞工的生命安全毫無保障。據“滿炭阜新礦業所”編寫的資料記載,1942年在籍雇員、常役方(臨時工)和常役夫(勞工)計42150人,僅當年就死亡5280人。
到1942年,各礦區設有臨時堆放死亡勞工的“死人倉庫”。死亡勞工積累到一定數量后,用馬車拉到群葬大坑掩埋。更有甚者,有的勞工因傷病等原因失去了勞動能力和利用價值,被活著扔進死人倉庫,甚至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