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掠奪東北煤炭資源長達40年,開采量驚人,需要的勞工數量也是巨大的。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實施“人肉開采”政策,勞工們是以命換炭。據不完全統計,在遼寧境內,日本殘酷奴役中國勞工形成的規模較大的萬人坑多達30多個。
除了這些開采勞工,在抗日期間,需要修剪大量的軍事要塞,這時候當然需要更多的要塞勞工。
從 1934年到1939年的幾年間,日軍為在東北修筑要塞,共強征中國勞工超過100萬人。軍事工事修筑完這些人幾乎全被殺害,很少有人幸存。東寧軍事要塞是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當年至少有17萬名中國勞工被強制在那里施工。由于勞動、生活條件非常惡劣,加上日軍的殘酷迫害,造成數萬勞工死亡。
呂良玉老人22歲時,被日本的“大嶺組”騙到東北,同去的有200多人。他們先在老菜營挖山洞,據老人回憶,他們干活同煤礦一樣,兩人一組,一個把釬子,一個打錘,在石頭上打炮眼,裝炸藥。工人每天兩班倒,吃飯都在洞里吃,一干就12小時。有一次一個工人太累了,一錘下去打漏了,差點把釬子打在人的頭上。梁德云老人回憶,他們當時干活沒有工具,用的是日軍的軍用小鐵鍬。鐵鍬沒開刃,不尖、不滑、把又短,挖戰壕根本挖不動,就得挨打。挖到三至五米以后,就有了大鐵鍬,挖出來的土還得自己背出來。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得起來干活,一直干到天黑,一天要干十三四個小時的活。賈滿順老人回憶,他們來到羅圈后,就自己動手在野外一個水溝旁扎了席棚子,一個席棚子住100多人,大鋪上面就鋪了一層草簾子。每天吃的是苞米面摻橡子面的窩頭,又苦又澀,咸鹽水泡黃豆就是菜,從來也不發衣服。有的人從家里穿來的衣服穿壞了,只好將水泥袋綁在身上,天冷時身上凍得青一塊、紫一塊。
可以說,呂良玉老人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當年的勞工能死里逃生的寥寥無幾,因為他們修筑的都是絕密軍事工程。在工程將要結束時,被關東軍秘密屠殺,這就是勞工最終的“回報”。日軍屠殺勞工的手段極其卑劣殘忍,注射毒藥、暗下槍殺、誘騙活埋,甚至用細菌實驗致死。1943年虎頭要塞猛虎山工事完工后,日軍以召開“慶功會”為名,將幾千名中國戰俘和勞 工集中在猛虎山西麓的猛虎谷中,乘中國戰俘和勞工埋頭吃飯之際,用重機槍掃射,剎那間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