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故宮中為什么沒有發生過暴雨積水的災難

來源:小編整理2024-10-25 17:58作者:陳亮

中路前三殿、后三宮、東西六宮和文華殿、武英殿兩處的建筑布局,從文獻記載及明代宮殿圖對照來看,還是明代的規模。內廷范圍里的東路和西路大都是清代所改建或重建,如寧壽宮、慈寧宮即是,F在我們初步鑒別,大抵中路的建筑基礎還都是明代舊基,有的木架還是明代的(保和殿、欽安殿)。由于明清兩代宮中制度不同,建筑使用也不同,如內朝宮殿在明代時使用比較多,清代則除舉行大典禮外,經常性的事務則都是在內廷宮殿里。清代宮墻的封閉性比明時也大,所以增加的墻不少,同時在重建或改建中由于工程材料、技術的發展,建筑也隨之改變,如西六宮宮殿在十八世紀乾隆時代開剜了亮窗,使用玻璃,已非明代菱花舊樣了。又由于清代妃嬪秀女等極多,有“答應”、“常在”、“嬪”、“妃”、“貴妃”等。還有“宮女”、“媽媽哩”供役人等,所以后妃宮里,增加了廊子、水房、小房等。又明室來自南方,木料喜用川、廣、云、貴、福建等省出產的楠木,清室來自北方,熟悉北方松柏木材,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在修繕工作上結合歷史加以研究。故宮是祖國的偉大文物之一,不能作為一般工程看待,這個工程事務是考古工作,也是科學研究工作。

故宮宮殿大致由鴉片戰爭以后就未修過,百余年間除去有人住的房子有些小修理,其余便都是“冷宮”無人過問了。許多屋頂生樹,從樹根的粗壯判斷,有的已是達到百歲年齡,在磚券結構上的樹,更是根深蒂同。在各個宮殿院落中積土成堆,宮墻為土所培,高約三米左右。因之地面加高,木柱門的“透風磚”,均成為雨水流入洞口。這樣大大影響了建筑的健康。在一九五二年一年中清除積土便達十二萬立方米,加上幾年以來繼續清除的積土總數約有二十多萬立方米,因此原來的舊地面逐漸出現了。

故宮

我們現在修繕方針是“著重保養,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因此保養工程是主要任務。損壞嚴重必須大修繕者則予以修復,在保養和修繕中都是把這些建筑物作為文物看待,所以嚴格地保持它的原來形式及各種實用而又藝術的構件。

由于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建筑結構、工程做法都是值得后世建筑家們研究的實物。現在對它進行保養修繕工作,除去在形式上不變更原來形狀外,有些重點的建筑物,在建筑材料上也盡量使用原來材料,這樣我們不是要推廣復古,而是要保存古代文化遺產本來面目。

有人主張以新的材料代替,如木柱改砌磚柱或洋灰柱,屋頂上的錫背以新式油氈代替,這樣我們覺得不夠妥當(有些建筑可考慮)。幾百年前的工程師和工匠通過他們的智慧和勞動所創造出來的建筑,經過幾百年風雨侵蝕的考驗,仍屹立在祖國大地上,雖然在使用上已不符合今天的需要,但它已成為祖國重要紀念性的文物,在保護它時應不改變其面目,并盡量使用它的原樣材料,以供后世的學術研究、建筑科學研究,假使古建通過我們的手將形式和材料都改變了,那它已不是古建而是新建了。將幾百年前智慧的工程師們、工人們的創造湮沒了,今后對中國建筑法式、材料、技術等進行科學研究時,在實物參考上也將無從憑借。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