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可適當減少洗澡的次數,如隔天一次或每周兩次。洗澡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造成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12、水溫不宜太高,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水溫在37℃至40℃為宜,水溫過高可使渾身皮膚血管擴張,渾身大量的血液集中到皮膚表面,易引起心血管急劇缺血,造成心血管痙攣,倘若持續痙攣15分鐘,即可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假如是大面積心肌梗塞,就有猝死的危險。
13、人們經常把洗發液直接涂到發絲上,這是不對的。其實洗發液的功能主要是清潔,將洗發液作用于頭皮、發根部位和后面頸部其實效果更好,因為一般只有這些地方才會藏污納垢。要減少洗發液在發梢的用量,它會導致發尾干枯分叉。
14、洗澡期間過于用力的梳頭導致斷發、掉發,梳頭方法相當重要。如果洗完澡后梳頭方法不正確,就可能會損傷發根及發梢。用梳子先從發根梳起,輕輕梳理打結的部位,然后一點點兒下移,直到發尾。記得要一直向外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