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男人雜談 >

華人新首富李澤鉅,總資產有多少

來源:好男人網2024-06-27 17:02作者:林夕慕雨

李澤楷

“小超人”李澤楷

“小超人”李澤楷,和長兄性格迥異。如果按照家族安排,李澤楷在大學需要攻讀法律等綜合科目,以備和哥哥形成互補。

可李澤楷喜歡電腦工程系,李嘉誠尊重了他的選擇。

沒有想到的是,1987年,李澤楷中斷了在斯坦福大學的學業,成為一家投資銀行最年輕的合伙人,那一年他只有21歲。李澤楷從小就性格叛逆,特立獨行,一系列舉動甚至被大家戲稱為“氣死爸爸”工程。

李澤楷在美國讀書時,故意不用父親在銀行為他存放的生活費用,而是靠自己打工。他在快餐店賣過漢堡,在高爾夫球場做過球童,由于要背高爾夫球棒,還弄傷了肩膀,直到現在傷患還會時常發作。

李澤楷結束學業開始工作后,一聲不響地把當年父親為他在銀行賬戶里存的所有錢,連同利息還給了父親。1993年,李澤楷在完全沒有跟父親商量的情況下,轉手賣掉了衛星電視,并在同年用賺來的30億港元創建了盈科集團。就此,他完全脫離了父親和大哥,開始自立門戶。

衛星電視,是1991年李澤楷向父親借了5億港幣投資創辦的。當時,香港政府剛剛開始發放衛星電視牌照。此后,僅兩年時間,衛視就覆蓋到50多個國家,家庭用戶也以幾何級數倍增。1993年,李澤楷突然出手,將衛星電視以9.5億美元的高價出售給傳媒大亨默多克,比最初的總投資高出7倍多。這次漂亮的交易,讓李澤楷一戰成名。

1998年,互聯網經濟浪潮開始席卷全球。這一年年初,李澤楷提出了著名的“數碼港”計劃。借此,他從香港政府手中免費取得了一片64英畝的土地,這也成為后來業界以科技包裝地產的著名實例。1999年,“數碼港”借殼上市。

2000年8月,李澤楷創辦的盈科集團,以2300億港元“鯨吞”了香港電訊,合稱電訊盈科[3.13 -0.64%]公司,成為當年亞洲最大的并購案,李澤楷也因此被視為新一代的互聯網英雄。

此時,李澤楷已與家族事業分道揚鑣多年。后來他接受采訪時承認,當年他選擇自立門戶時,父親曾以和黃行政總裁的職位挽留他,但被他拒絕。

雖然李澤楷一直都在努力擺脫父親的影子,但每次有難,都是父親李嘉誠及時出手相救。

1997年,李澤楷以80億港幣投資東京地鐵站,不料遭遇金融風暴。就在最為難之際,李嘉誠的和黃集團決定以29億港幣買下地皮45%的權益,并再給盈科1.7億港幣管理費,令李澤楷幸免于難。2001年,盈科股價由半年前18港元一直下滑至3.9港元,在市場上引起極大怨言時,李嘉誠再次出手救兒子。

據一名當年參與報道的香港記者講述,2001年1月的一天中午,大批記者正在港島香格里拉酒店等候,準備采訪時任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此時,李嘉誠及李澤楷父子突然出現,父子共赴飯局的場面令記者們騷動起來。果然,這場半年來不見的父子共進午餐沒過幾個小時,下午就傳來盈科股價止瀉回升的消息。

如今,李澤楷正在謀求變身金融大亨,競購ING亞洲業務就是一例。李澤楷昔日部下也透露,李澤楷一直有意建立金融王國。

雖然李澤楷并沒有出席5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不過李嘉誠透露,小兒子李澤楷對于財產的分配也很滿意。

對此,資深媒體人石述思撰文指出,這是一個相當理想的財產分配方案。長子李澤鉅成為企業接班人符合中國傳統的傳長不傳幼繼承原則,加上其平日追隨李嘉誠,獲得精心栽培。次子李澤楷個性張揚,富有開拓精神,李嘉誠將其推向自主創業舞臺也算慧眼獨具。

李嘉誠為什么早早就為兩個兒子分清了財產?在發布會上,他解釋是因為“長和系業務遍布53個國家,旗下有27萬名員工,希望讓同事安心。”并表示李澤楷旗下公司的年報,將會寫明未來李澤楷將不會再持有家族信托基金,所以索性提早公布相關事項。

此前,李嘉誠原本設有最少4只信托基金,持有其在和黃的部分股權,由李澤鉅及其家人和李澤楷作為受益人。信托基金的最終控制人是李嘉誠聯合控股有限公司,由李嘉誠、李澤鉅和李澤楷各持有三分之一的股本。

這一變化也頗引人矚目,這表明李澤楷將不會再持有家族信托基金。

設立家族信托,也一直是香港家族企業的慣例。為爭奪財產控股權而斗爭激烈的新鴻基地產[97.05 1.73%],就是因為家族信托基金鎖定了所有家族成員,無法變更。而現在,李嘉誠改變了這一做法——只把自己一部分資產通過信托管理,從而可以自由轉移股權。

另一方面,他還恪守自己的承諾——將財產的三分之一捐給社會,“李嘉誠慈善基金”被其稱為“第三個兒子”。日后,基金將會由兩個兒子共同管理,他希望兩個兒子都開心。

“我覺得一家子的幸福最重要,生意上起起落落是小事。” 多年前,李嘉誠就如此表示。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