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第一天開始就像專業人士一樣訓練
說到新手如何進行分化訓練,常見的建議是你既可以做能鍛煉到每塊肌肉的全身練習,也可以分成上半身/下半身分化訓練,將全身肌肉分成兩次鍛煉。
像很多熱血青年一樣,Panda一開始每天都要把每塊肌肉都鍛煉一遍。當他的肌肉變得更加對稱后,他開始把所有肌肉組合在一起訓練。“以前我將身體各部分肌肉分開鍛煉,并且基本上每天都會練,”Panda說。這意味著,每天訓練一塊身體主要部分:背部、胸部、腿部、肩部,每次一個小時,腹部則一周至少兩次,每次做3-5組練習。
“如何訓練取決于你有多少時間,”他說“如果你時間很多,每周可以進行五次訓練,那么你可以一次練一部分肌肉。但是,如果你的日程安排不允許,你可能不得不做上半身/下半身分化訓練,這也是可以的。”比訓練更重要的是,選擇一天中最適合你鍛煉的時間,他強調。“我每天傍晚5點開始訓練,”Panda說。“這個習慣來自于我過去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以前我總是下班后去訓練,現在我還保留著這個習慣。”無論是早上、午餐時間,還是下午兩點,選擇最適合你鍛煉的時間,并且不要錯過身體任何一部分的訓練。
3.任意使用器械
一些專家聲稱,對于增肌新手來說,以自由重量練習最佳,因為這樣可以鍛煉到目標肌肉和所有輔助肌肉,增強你身體的平衡性。另一方面,那些機械支持者認為,用機械鍛煉更為安全,更易堅持,并且能夠增強力量,讓肌肉更加強壯。
不過這兩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選擇呢?“機械和自由重量在新手訓練計劃中都很重要,”Panda解釋。“你不應該害怕高強度的訓練。例如,你可以在一開始時做深蹲和硬拉,只要你姿勢正確,就能避免受傷。”自由重量和機械結合能夠讓你獲得更好的訓練結果。比如,你可以先以自由重量進行啞鈴推舉鍛煉胸肌,然后再做拉力器飛鳥讓胸肌保持持續緊張感。
4.忽略高強度技巧
Panda是高強度技巧(如超級組、停息訓練)的堅定擁護者。但是他也強調,在你增肌階段的前3-6個月訓練中,你并不需要它們。因為,這些技巧對于你的肌肉恢復能力有著較高要求,它們可能讓你筋疲力竭,讓你開始在訓練時偷工減料。
“但是你可以花與富有經驗訓練人士同樣多的時間在健身房——60分鐘,練腿的話甚至可以是90分鐘——但是你不需要用到超級組、遞減組等高階技巧。”Panda說。“當你的訓練進入到中級階段時再加入這些技巧。到時,你可以在每個練習的最后加入遞減組,或是用超級組進行兩個練習。”
對于訓練到肌肉極限,Panda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訓練到肌肉極限也是如此,”他說。“雖然我很推薦你像金字塔式地增加負重量,但是你不需要太早運用這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