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恃才傲物:左宗棠為什么看不起曾國藩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admin

毫無疑問,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一流的軍事家。他用兵的長處在于大局觀好,老成持重。曾國藩做人以拙為本,在軍事上,也以“結硬寨、打呆仗”聞名,他打仗第一要求是“穩”,在行軍、扎營、接仗等各個環節,都力求先立于不敗之地!秾O子兵法·形篇》強調:“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曾氏深得此旨之妙,他力戒浪戰,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他行軍打仗數十年,除一開始幾次失手外,沒有大的跌蹉,正是得力于此。

但凡事過猶不及,腳踏實地固然是做事的基本原則,但是兵者詭道也,有一些特殊情勢下,也需要敢于冒險,大踏步前進。在這樣的時候,曾國藩身上的弱點就顯露出來了。他從來不敢出奇兵,用奇謀,因此錯失過許多好機會,許多時候事倍功半。

比如后來在咸豐十年初,李秀成再破江南大營,蘇州常州失陷的時候,本來曾國藩有迅速擴張勢力,一舉包圍天京的可能。當時蘇浙兩省大部都已經淪陷。胡林翼寫信給曾國藩,替他出主意,勸他不要再圍攻安慶,而是趁蘇省殘破,舊有的文武大員下落不明之時,直接以能干任事的李元度、沈葆楨、李鴻章、劉蓉等人分領蘇贛浙三省的巡撫等職位,利用這些地方的豐厚餉源供養軍隊,分南北西三路跳過長江中游,直接向南京展開包圍。應該說,這是一步奇招,多少有點冒險,卻也有七成以上的勝算。左宗棠對這個建議也雙手贊成,認為江南大營的潰滅,給了湘軍以大發展的極好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曾國藩聽從胡林翼的建議,也許蘇常淪陷以后的江南大局,不必要三年之后方能逐漸改觀。

然而曾國藩對平定太平天國,有自己的一定之規,那就是“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先取上游,再規下游”。從長江上游向下打起,一個一個城市拔釘子,直到攻下天京。不管胡林翼如何激勸,曾國藩就是不為所動。這令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都扼腕長嘆。

曾國藩平生長于自省,因此對自己用兵的長與短,心里也很清楚。同治五年,曾國藩剿捻欠效,在《病難速痊請開各缺仍留軍中效力摺》中就這樣談到自己的用兵問題:

臣不善騎馬,未能身臨前敵,親自督陣。又行軍過于遲鈍,十余年來,但知結硬寨、打呆仗,從未用一奇謀、施一方略制敵于意計之外。此臣之所短也。

百余年以來,中國人對曾國藩不斷進行神化,把他塑造成了事事完美無缺的圣人。事實上,曾國藩凡事都追求最扎實、最徹底,固然把風險降到了最低,卻也大大影響了效率。左宗棠卻總是在尋找效率最高的途徑,在適當的時候,他絕不害怕冒險。因此,兩個人的軍事思想經常發生沖突。左宗棠批評“滌相于兵機每苦鈍滯”,確有七分道理。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