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拿破侖藏寶之謎
根據俄國歷史學家亞歷山大·米哈洛夫斯基·達尼列夫斯基的回憶錄,以及汰爾特·司各特的小說《拿破侖的一生》的記載,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失敗,在從莫斯科撤退時,帶走了從克里姆林宮擄取的戰利品。曾任當時俄軍統帥庫圖佐夫元帥副官的達尼列夫斯基說:“這批戰利品約重10-15噸,包括大炮、餐具、毛皮、金銀幣以及伊凡大公的十字架。”
因嚴冬來臨,法軍在撤退途中又不斷遭到俄軍的襲擊,饑寒交迫,后來不得不扔下一部分輜重和戰利品,據說就埋藏在維亞茲馬附近的一個小湖--斯托阿切湖的湖底。20世紀60年代初,應蘇聯《共青團真理報》的倡議,一批專家前往斯托阿切湖邊。在長約40米、寬5米的地帶發現了大量的金屬礦藏,化學家化驗出湖水中的銀含量要比一般銀礦石中銀的含量高出百倍。隨之探寶者接踵而來,但他們下到湖中的深度從未超過5-6米,原因是湖里淤泥太多,結果什么珍寶也沒找到。
原蘇聯解體后,一些俄羅斯專家決定再次開始尋找“拿破侖的珍寶”,但當地村莊的居民對此事卻遠沒有這么大的熱情,他們擔心湖會被挖空,使生態系統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