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清代方苞系桐城古文派鼻祖 因文字獄獲罪受罰

方苞是桐城文學派的鼻祖

來源:小編整理2024-05-31 13:41作者:黃日展

方苞

方苞是桐城文學派的鼻祖

安慶桐城派研究的知名人士操鵬說:桐城文派源遠流長,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錢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論和創作實踐上,初步體現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認作桐城文派的前驅。方苞對中國古代散文創作的最大貢獻,是他“集古今文論之大成”的“義法”說。“義法”說是方苞文論的核心。

方苞根據“義法”剖析具體散文作品時,多次指出“義法”最精者莫如《左傳》、《史記》,而學習“左”、“史”的“義法”,必須研讀唐宋八家之文,從中揣摩體會。這就使練習古文者有軌跡可尋。這些主張均比較切實,便于人們掌握古文的正確寫作方法,是對唐宋以來古文運動創作經驗的總結,這在文學史上具有積極意義。

方苞提倡“義法”,為桐城派散文理論奠定了基礎。后來桐城派文章的理論,即以方苞所提倡的“義法”為綱領,繼續發展完善,于是形成主盟清代文壇的桐城派,影響深遠,至今仍為全國學術界重視,方苞也因此被稱為桐城派的鼻祖。

鏈接:方苞(1668年5月—1749年9月),字靈皋,亦字鳳九,晚年號望溪,亦號南山牧叟。漢族,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轄域含今安徽省桐城市、樅陽縣及楊橋、羅嶺地區)人,祖居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區鳳儀里附近,生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六合留稼村)。桐樅“桂林方氏”(亦稱“縣里方”或“大方”)十六世祖,與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屬“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始人,與姚鼐、劉大魁合稱桐城三祖。早在青年時代,方苞就有“以八家之文,載程、朱之道”的志向。32歲舉江南鄉試第一,39歲中進士,適逢母病未能參加殿試。44歲因受鄉先輩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案牽連而入獄,經大學士李光地等人營救,得以赦免出獄。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