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和珅最大的失誤就是沒算到乾隆死后怎么辦

來源:小編整理2024-12-01 09:31作者:黃日展

和珅

和珅終其一生,所犯的最大錯誤,就在于他沒想到“乾隆死了我怎么辦”。他十分明白,只要乾隆不死,他就不會倒臺。那是他的一把鐵桿保護傘。只要自己不和乾隆爭權,乾隆就不會下決心搞掉他。第一,乾隆還要依靠他,仰仗他,甚至離不開他;第二,他知道乾隆也不是一個卸磨殺驢的市井小人。但是,乾隆不可能長生不老,他一旦死了呢?

和珅當然不傻,他雖然不拉幫結派,但不等于他手下沒人,缺乏智囊,從來不考慮“下一步怎么走”的問題。問題正在于他不想參與王子們的皇位之爭?滴蹊b于皇位的繼承引起了手足相殘,定下了既不立嫡也不立儲的決策,雍正、乾隆也恪守謹遵,表面上看起來,宮廷內的皇子之間,像是一潭死水,波瀾不興,但是水面底下,實際上卻是暗流洶涌,從來沒有靜止過。面對這樣的局面,和珅也感到十二分為難。讓誰當太子,并不是皇族或王公大臣們投票選舉產生,而是由皇帝經過考察一個人作出決定。以和珅的所處地位加上他的聰明睿智,他不是不可能從乾隆的口氣中探索到皇儲的人選。問題在于:乾隆早就下了決心,要做六十年皇帝,那么,不言而喻,長子、次子等等,就不可能考慮了。等到乾隆退位,長子、次子也都六十多歲了,一個老太子登基,能做幾天皇帝?何況乾隆的長子、次子早都死了。所以,皇儲必然是年輕的皇子,倒是可以猜想得到的。問題就在于乾隆對諸皇子的考察非常細心,盡管他心中也許已經有了定見,可是第一還要繼續考察,第二不知道什么時候發生一件什么事情,已經決定了的人選,就有可能推倒重來。何況乾隆是個老謀深算的人,在立儲這件事情上,從來不透露絲毫口風呢!因此,對和珅來說,這也是一場賭博。找對了主兒,固然對自己的今后有莫大(博客,微博)的好處;如果一旦押錯了賭注呢,不但自己將會成為宮廷斗爭中的犧牲品,全盤皆輸,萬一被乾隆看出來了,只會兩頭不討好,導致仕途的立刻終結!

所以,和珅權衡輕重利弊,作出了不投靠任何一個皇子、不參與奪儲的任何活動的決定。這也可以說是他聰明的決策。

聰明人也有反被聰明誤的時候:當和珅從乾隆那里得到將要傳位給嘉慶的確切消息,他還是沉不住氣,提前一天,給嘉慶送去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對嘉慶的擁戴。結果,馬屁拍到了馬腳上,嘉慶及其智囊,早就已經決定犧牲和珅,從而解決大權旁落的問題和國庫空虛的難題;于是,和珅這一舉動,反倒授人以柄,成了嘉慶扳倒和珅的第一件口實:二十宗大罪中的第一件!

古往今來,凡是被寵信的人,不外乎人才、庸才、草包這樣三種人。

只有精明強悍的主子,才會寵信人才;如果主子本身是草包,他所寵信的人,絕大多數是兄弟或小舅子之類,只要是“內親”,不管他是不是草包,都一律重用。這就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邏輯。如果主子本身是庸才,他倒是不會用草包,但是往往不善于使用人才,不是自以為是,就是不放心不信任,結果所用的只能是和他一樣的庸才。

乾隆皇帝是個英才。非萬不得已,例如出于母后的說情,他一般不會任用庸才。用,也有限制,不會出格。在任用和珅的問題上,正因為他自以為看準了和珅是個英才,所以才加以重用,而且不是一般的重用,而是十分破格的重用。

反過來說,如果和珅不是一個真正的英才,乾隆朝人才輩出,也不會如此破格重用一個才二十多歲的“半大孩子”!

一個朝廷,外有禮戶吏兵刑工六部和翰林院、都察院,內有內務府,盡管都重要,都不可缺少,但是最最重要的,還是一個“錢”字。沒有錢,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你有最好的將軍和士兵,外敵來侵略,內敵在造反,沒有錢,軍隊寸步難行。即便在和平時期,要維持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正常運轉,特別是皇宮內廷豪華奢靡的花銷開支,數量之大,也十分驚人。乾隆登基之后的前幾十年,有康熙、雍正給他打下的經濟基礎,倒是還能應付自如;但是一則連年用兵,二則乾隆是個窮奢極欲、貪圖享受、生活靡費的人,還特別喜歡游山玩水,收藏珍寶,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到了乾隆四十年和珅出現的年代,不論是國庫還是內帑,都已經捉襟見肘、外強中干,不容易維持了。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