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指出,秦始皇陵在歷代帝王陵中具有獨特位置,弄清其地宮的營建對研究古代帝王建陵思想和中國陵寢文化的發展與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秦陵地宮營建的每一個步驟都是重大的學術科題,都需要不斷地深入研究。隨著今后更細致的考古勘探與研究,結合物探等最新科技成果,相信對于秦陵地宮的營建之謎一定會得到更科學更確切的結論。”劉占成說。
秦始皇自13歲即位就開始為他在驪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后,又從各地征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直到他50歲死去,共修了37年。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挖至泉水之下,然后用銅汁澆鑄加固。墓宮中修建了宮殿樓閣和百官相見的位次,放滿了奇珍異寶。為了防范盜竊,墓室內設有一觸即發的暗箭。墓室彎頂上飾有寶石明珠,象征著天體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勢,用機械灌輸了水銀,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著金制的野雞;墓室內點燃著用鯨魚油制成的"長明燈"。陵墓周圍布置了巨型兵馬俑陣。陵墓的設計,處處體現了這位始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