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要撤離房地產行業了嗎?王健林為什么要撤離房地產行業?王健林近兩個月一直在搞大動作轉移資產是為何?王健林難道要退出房地產,改成輕資產行業了嗎?究竟是為什么,一起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目前的中國房地產正站在珠穆朗瑪峰,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沒有‘高處’了。”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
王健林宣布萬達徹底告別房地產
“高處不勝寒”——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打拼了近30年的王健林可能對此最有體會。最近幾個月,通過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且又讓人驚掉下巴的資本運作(涉及總金額高達1000億元以上),王健林掌舵的萬達集團官方微信在今天宣布:
萬達徹底告別了房地產!
最近1個月,萬達集團給外界的關鍵詞是:瘦身,變現,收縮,退出……
先是7月19日,萬達商業分別與融創中國、富力地產簽署了轉讓協議,萬達以637.5億元的總價將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權以及十三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分別轉讓給富力和融創。
“只要有萬達
王健林宣布萬達徹底告別房地產
,迪士尼[股評]十年到二十年之內盈不了利。”王健林的這番豪言壯語隨著十三個文旅項目的易主隨風飄散。就當大家錯愕于首富忍痛割愛的決絕之時,王健林的大動作一個接一個。
從今年2月以來,萬達集團密集收回至少400億元萬達廣場項目公司的注冊資本金。在已建成的萬達廣場中,至少有84家萬達廣場項目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減少,累計減少401.63億元。
萬達最近的一項大動作就發生在8月9日深夜10時52分,萬達酒店發展公布重大資產重組計劃,將萬達酒店管理公司和萬達文旅集團注入香港上市公司,總金額達到了70.5億元人民元。
綜合上述信息計算,王健林已經完成了總金額高達1109.63億元的資產大騰挪。
萬達所有的動作,并非沒有規律可循,其主線其實非常明確:輕資產。
今天,萬達集團官方微信表示,注入上市公司萬達酒店發展的萬達文旅和萬達酒管都是輕資產公司。萬達文旅主要從事主題公園設計、建造及營運管理業務。萬達酒管主要從事酒店設計、建設及營運管理業務。
萬達賣掉的是酒店資產,但保留了酒店管理公司,賣掉的萬達酒店仍歸酒店管理公司管;萬達賣掉了萬達城91%的股權給融創中國,但是萬達依然是萬達城品牌擁有者和經營管理者。
王健林宣布萬達徹底告別房地產
按照萬達的說法,“萬達只賣掉了鋼筋混凝土的肉身,而留下了輕資產的靈魂”。同時,萬達集團在文章中表示,萬達徹底告別了房地產,從此大步走上輕資產之路。
從今年年初,“輕資產”三個字就常常被萬達方面和王健林本人提及。1月14日,在萬達集團年會上,王健林宣布,萬達商業2020年以后原則上不再搞重資產,全部為輕資產。
收租子賺錢還是賣房子賺錢?看了以下數據就明白了:
1,租金的成長空間更大。2015年,萬達商業的合同銷售金額就已經只有小幅增長,2016年則是大幅下滑(王健林表示是主動下調了2016年600億的銷售額);但租金收入增長明顯,2015年增幅為30.7%,2016年再度增長30%。
王健林宣布萬達徹底告別房地產
2,租金回報更高。2015年,萬達商業租賃收入的毛利率高達72.14%,遠遠超過物業銷售37.95%的毛利率;全年租賃收入占比僅10.94%,但貢獻了35.25%的稅前利潤。王健林表示,預計到2016年,租金收入貢獻的凈利潤將達到55%。
萬達用“輕資產”為口號,表達了不再做房地產的決心。與此同時,另一家房地產巨頭萬科早經開始在“賣房子”之外的業務上布局。
無論是萬達、萬科,還是提出多元化、去房地產化的其他房地產企業,他們的行動是基于當前市場形勢的理性動作。經歷了將近20年的繁榮,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確實來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為住房而煩惱的新城市人,看到了房地產長效機制正漸行漸進:
王健林宣布萬達徹底告別房地產
1,抑制投機需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去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限購、限貸、限售等諸多調控手段并用,已經將投機需求極大地抑制了下來。
2,發展租賃市場。住建部會同發改委、公安部、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這份通知要求,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目前已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單位。
3,租售同權。7月中旬,廣州市明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7月下旬新華網[股評]報道,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王健林宣布萬達徹底告別房地產
4,共有產權房。北京市住建委委會同北京市發改委等聯合起草了《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并征求意見。其中提到,30%的“共有產權住房”房源應該面向沒有北京市戶籍的“新北京人”。據悉,共有產權房的配置并不低,不僅公共交通便利,容積率也并不高,還有WiFi全覆蓋、人臉識別等技術。
目前來看,新的房地產調控手段多停留于地方層面,但中央已經明確將建立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這一機制的出臺只是時間問題。對那些寄希望于將來房地產政策“反復”的人來說,北京市住建委主任徐賤云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的一段話值得參考:
政策出臺后,更重要的是堅持到底,嚴厲執行。北京市除了‘打補丁’,還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如果市場再有波動,還會有更多儲備政策對外發布。‘穩定房價的決心不會變。’
既然穩定房價的決心不會變,也就是說,以后房地產行業將會變得更不好做。究竟王健林的這次打舉措能否為他的以后奠定基礎,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