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這個超級大國,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強大的楚國,在春秋戰國的早期,是一個沒有名分的國家。
楚國的先祖,按照各類史料的記錄,尤其是屈原的記錄,是源于黃帝的子孫羋氏,也就是說,楚人也是屬于華夏族的一支。楚國的興起,源自商周時期居住在江漢平原的楚部落,楚國的先祖季連曾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到了其曾孫熊繹的時候,被冊封為子爵,獲得了在江漢地區節制一方的授權,但是比起中原諸侯的王爵身份,他的地位卻要低得多。
熊繹時代的楚人,雖然得到了周天子的冊封,但很不被待見。熊繹曾經在周成王會盟諸侯的時候負責管理茅酒,比起各路諸侯的尊貴來,雖然他是子爵,卻只是個勤雜工角色。此事也令熊繹知恥后勇,歸國后的熊繹,開始了他率領楚人艱苦創業的道路,他們在江漢平原刀耕火種,開辟山林,引進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歷經幾代人的辛苦經營,終于開始發展壯大。
比中原諸侯更加艱難的是,因為生存的緣故,楚國從立國之初開始就面臨著南方蠻族的嚴重威脅。滅三苗、平山越,楚國的國土以漢水平原為中心,向后來的中國南方各省擴張著,終于有了“楚地千里”的龐大版圖,而楚人也在這一次次血與火的征戰里接受了華夏文明的洗禮,完成了由部落到文明國家的轉變。
楚國真正有了名分,是楚武王在位的公元前740年左右,既然周王室不給我名分,那我就自封名分,強大起來的楚武王就是這么做的。對楚國這種自立為王的行為,周王室雖然憋氣,卻也沒有辦法,這時期的中原,已經陷入了周王室衰微,諸侯戰亂的時代,周天子自身都難保,還管你楚王的名分?不服氣的當然還有中原的諸侯國,但此時與楚國毗鄰的黃河流域,無論是鄭國還是宋國,都已不具備單獨面對楚國的實力,黃河流域與楚國之間的強弱對比早已經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