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用公式,按年代順序分析了歷史上幾次著名稅改,形象地闡述了“黃宗羲定律”:
兩稅法=租庸調+雜派
王安石免役錢法=兩稅法+雜派 =租庸調+雜派+雜派
一條鞭法=王安石稅法+雜派 =兩稅法+雜派+雜派 =租庸調+雜派+雜派+雜派
倪元璐稅法=一條鞭法+雜派=王安石稅法+雜派+雜派 =兩稅法+雜派+雜派+雜派 =租庸調+雜派+雜派+雜派+雜派
地丁合一=倪元璐稅法+雜派=…… =租庸調+雜派+雜派+雜派+雜派+雜派
得出的公式是:bn=a+nx。bn為經過n次改制之后的新稅額,a為原始稅額,x為雜派,n為改制次數(王家范、謝天佑《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結構試析》)。以簡化和統一稅費為方式的改革,最后無一例外都是獲得了更復雜和更高額的稅費。
雍正新政所推行的主要措施,“攤丁入畝”和“耗羨歸公”,雙雙掉進了這個可怕的“黃宗羲定律”之中。大清王朝,則迎來了更為腐敗、更為貪婪、當然也更為危險的新時代。
疾風暴雨般的雍正改革,推出的多是應急式的維穩措施,通過在原則上的退讓和技巧上的更新,起到了短時強心針的作用,卻為今后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本以為是打造和諧社會的心臟手術,卻無非是一次保質期并不長久的整容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