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探索發現 >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編制及與德軍美軍的差距,日本陸軍現行編制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admin

    “特設師團”雖然打起仗來不怎么的,但殘害中國百姓卻是最歹毒的。岡村寧次的回憶錄中便說,預備役兵犯罪量最大,且多為**殺人、縱火焚掠,其中34歲又是犯罪高峰。他的解釋是,老兵久歷社會失去了“純良”。其實日軍成為犯罪集團,是傳統的野蠻作風造就,戰后日本一些作家都說:“當兵3年,再老實的人也變得像惡鬼一樣。年輕人一入這‘染缸’便難保‘純良’。”老兵油子久歷社會的陰暗面,肚子里的壞水自然要多得多。 

    日軍大本營通過實戰檢驗對特設師團也很不滿,在1939年還解散了幾個。不過因預備役官兵多,組建這種師團速度快,1943年后因戰局吃緊又建立了幾十個番號在一零零以后的師團。如關東軍在1945年春天的師團番號達24個,其中二十幾個是幾個月前剛由預備役人員和新兵組建。盡管兵力達到了一百萬人,但是當時的首相鈴木貫太郎認為其戰斗力還不如原來的8個常備師團,面對蘇軍的進攻恐怕能撐兩個月就是“謝天謝地”了。從蘇軍的遠東戰役8天間便推進了200-500公里的情況看,這一估計大致不差。 

 

日軍師團的戰斗力與組建地域民風 

    

    日軍最逞兇的一等師團是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師團

    軍人來自社會,看日軍師團的戰斗力,除了番號,也要注意組建地域。近代日本軍部為克服古代割據傳統,聯隊長以上和參謀軍官頻繁輪換,大隊長以下官兵仍屬一地同鄉。最早的七個師團中從第一師團至第六師團按其征集地,分別為東京(舊武藏江戶)、仙臺(舊奧州伊達家)、名古屋(舊尾張那古野)、大坂(舊攝津)、廣島(舊西國毛利)、熊本(舊北九州加藤清正)師團(括號內指日本戰國時期所屬)。各地民風對其戰斗力有著不小的影響,其中貧困地區的師團更顯得愚頑蠻悍。近衛師團由全國挑選精兵組建,不受地域風氣影響。該部卻養尊處優,1939年末進攻廣西初上陣,后進攻新加坡并長期守備南洋,因受照顧未參加惡戰,戰斗力也未充分體現。 

    1891年在東京組建的第一師團,是日軍所建的第一個師團,在朝鮮成歡同清軍打響甲午戰爭的第一槍。不過東京從江戶時代起就是商業都會,民風不強悍,征兵多要到西面較貧困的長野縣(舊上野國)。該師團名聲大,1936年后7年間在關東軍內作為骨干卻未打大仗,僅派出過1個支隊短期到察哈爾實戰鍛煉。1944年菲律賓告急,軍部聲稱該讓這個“闊少爺”上陣。該師團到萊特島登陸后被美軍徹底擊潰,投降時只剩800名殘兵。 

    大坂是日本商業氣氛最濃的城市,商販出身的士兵精于算計,多不甘心賣命,此地組建的第四師團從日俄戰爭起便因戰績不佳被譏諷為“奸詐的商人師團”。1937年該部被調到關東軍,兩年后到華中戰場,表現一般。1942年該師團參加進攻菲律賓,后來到印尼泰國擔任警備直到投降?磥恚毡拒姴繉κ褂眠@個“商人師團”的信心也不大。 

    在侵略中國和亞洲其他地方最逞兇的一等師團,還是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師團。日本東北部自然條件差,陸奧出羽地方民風強悍、勇健好斗,在仙臺組建的第二師團又較適應寒冷氣候。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禍首先鋒便是這個第二師團!第二師團隨后成為日軍3個摩托化步兵師團之一,長期在關東軍編制內。1942年,第二師團進攻瓜島,因海軍戰敗補給斷絕而陷入“餓島”(二者發音在日語中相同)。第二師團因傷病饑餓全部玩兒完,只逃出了幾千病號。第二師團在菲律賓重建后又奔赴緬甸戰場,因戰斗力嚴重下滑被國民黨滇緬遠征軍打得潰不成軍,反而不如頑抗的第五十六師團,這也表明了日軍的兇悍氣焰往往要建筑在對手抵抗不力的基礎上。 

    日軍的第三師團自“八·一三”淞滬抗戰直至最后在湖北投降,是侵華戰爭中唯一始終在華作戰的一等師團。第三師團組建地名古屋的民風很弱,日本戰國時期的尾張兵的膽小更是馳名日本。其官兵的拼殺精神遠遜于北九州礦工組成的第十八師團等部,不過該部還一直算是華中日軍的主力。 

    日軍第五師團可謂侵華戰爭中作戰范圍最廣的部隊,也是在關內作戰的唯一的摩托化步兵師團。第五師團攻南口、侵晉北,以一部迂回南京,打臺兒莊、陷廣州、登陸欽州灣、犯廣西等,先后與國民黨70個不同的師交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該師團又攻占新加坡,接著入侵印尼并一直駐扎當地。組建第五師團的廣島,屬于日本西國地區,自古為交兵之地,有武家傳統且受天皇重視。臨了第五師團的故鄉挨了一顆原子彈,大概也算惡有惡報! 

    在南京大屠殺中血債最多的第六師團,組建于北九州的熊本。該地貧困且民風嗜斗,男子往往以從軍為出路。戰前日本有一句自吹之辭:“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九州熊本兵第一”。第六師團早在1928年便制造過濟南大屠殺,從1937年在華登陸至1942年末調往南洋,該部主要在華中作戰,兇頑為各師團之首!不過日本軍部偏愛富庶地區的師團,對窮困地區的部隊有所歧視,總是讓第六師團打惡仗,配給裝備卻很小氣。1943年該師團被調到最艱險的布干維爾島,遭美澳聯軍攻擊封鎖,殘部逃入深山老林靠野果為食。據接受他們投降的澳軍回憶,眼前的幾千日兵若非眼珠轉動,當真與骷髏無異。 

    

日軍在其本土以外駐扎的"四大兵團"

 

     在不斷的對外侵略擴張中,日本開始在別國領土上及被其控制的地區駐扎軍隊。如:1895年后在中國臺灣組建日軍臺灣軍;1901年后在中國京津地區駐扎日軍華北駐屯軍,1915年在朝鮮組建日軍朝鮮軍;1919年在中國東北組建日本關東軍。這些部隊在當時被稱為日軍在其本土以外駐扎的"四大兵團"。它們有些由日軍正規主力師團固定擔任,如日軍朝鮮軍即長期由第十九師團、第二十師團組成;有些由正規主力師團輪流調防擔任,如日本關東軍;有些則由混成旅團或其他建制的部隊擔任,如日軍臺灣軍和日軍華北駐屯軍。1925年后,日本帝國主義在當時國際和平裁軍的壓力下,同時為了節省軍費以研制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也曾裁撤了第十三、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共四個師團的部隊。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