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探索發現 >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編制及與德軍美軍的差距,日本陸軍現行編制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admin

 

三、華北地區日軍.1937年?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日軍在其原華北駐屯軍的基礎上大舉增兵華北.8月31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在北平成立華北方面軍,以寺內壽一大將為司令官,統一指揮沿乎漢線和滓浦線向南推進的以香月清司中將為司令官的第一軍和以西尾壽造中將為司令官的第二軍。1938年3月,日軍大本營將自中國熱河方向攻入察哈爾省及綏遠的關東軍部隊脫離原指揮建制,組成蒙疆駐屯軍司令部,先由日軍大本營直轄,后劃給日軍華北方面軍指揮.至1938年春末,日軍華北方面軍占領了中國綏、察、晉、冀,魯、豫,蘇各省的大部或一部,形成爾后該方面軍的大致控制范圍,第一軍調至山西太原,第二軍進至山東濟南.1938年夏,第二軍的番號轉給進攻武漢的日軍華中派遣軍,濟南地區日軍改稱第十二軍。1944年春,第十二軍番號又轉給準備參加"一號作戰"進攻河南黃河南岸的由華北方面軍抽調組成的突擊兵團。濟南地區日軍又改稱第四十三軍。至1945年夏,日軍華北方面軍共轄在太原的第一軍,在張家口的蒙疆駐電軍,在鄭州的第十二軍和在濟南的第四十三軍。華北方面軍的歷任司令官為寺內壽一大將、杉山元大將、多田駿中將、岡村寧次大將、下村定大將和根本博中將.1945年10月10日,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及部分兵員共12.7萬人在北平向中國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投降,該方面軍在綏遠、山西、河南、山東的部隊也分別向中國第十二戰區、第二戰區、第一戰區等部投降。  

 

四、華中地區日軍。1937年8月13日中日凇滬會戰爆發,日本在其駐上海海軍陸戰隊的基礎上又向上海增派大批軍隊.8月15日,日軍大本營下令成立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的上海派遣軍。后因上海戰事膠著相持不下,日軍大本營于10月21日組建了以柳川平助中將為司令官的第十軍,井于11月5日在杭州灣北岸登陸,包抄上海戰區.u月7日,日軍大奉營下令成立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的華中方面軍,以統一指揮日軍上海派遣軍和日軍第十軍.1938年2月18日,日軍大本營為準備進攻武漢成立了以煙俊六大將任司令官的華中派遣軍,并下令解散華中方面軍及上海派遣軍、第十軍,改由華中派遣軍統一指揮占領京滬杭、蘇、浙、皖的全部華中日軍。1938年6月起,日軍華中派遣軍指揮第二軍、第十一軍沿長扛兩岸及大別山區進攻武漢.1938年10月25日日軍侵占武漢后,以岡村寧次中將為司令官的第十一軍的7個師團占據武漢外圍鄂、湘等省的部分地區。1939年9月23日,日軍大本營為統一指揮在中國關內各地的日軍,配合汪精衛籌建偽政權的活動,在南京成立了以西尾壽造大將為司令官的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統一指揮日軍華北方面軍及所有在中國關內戰場的部隊。與此同時,日軍華中派遣軍撤銷,在江浙地區成立了軍司令部設在上海的以酉尾壽造大將兼任司令官的第十三軍.1944年7月31日,日軍大本營為準備"一號作戰"華中攻勢,又在湖南成立自日本關東軍調來番號的第二十軍;并在武漢成立第六方面軍,統一指揮兩湖地區的第十一軍和第二十軍,在漢口留守的第三十四軍和兩廣地區的第二十三軍及香港占領地日軍,以準備參加'一號作戰"中的湘桂戰役.至1945年夏,日軍第六方面軍管轄第十一軍、第二十軍、第三十四軍,控制中國鄂、湘、皖、贛等部分地區。日軍第十三軍仍駐上海,日軍第六軍駐在杭州,控制江、浙、皖等部分地區。日軍第十一軍歷任司令官是岡村寧次中將、園部和一郎中將、阿南惟幾中將、橫山勇中將、上月良夫中將;日軍第十三軍歷任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澤田茂中將、永津佐比季中將、松井太久郎中將.日軍第六方面軍只有兩任司令官,即岡村寧次大將和岡部直三郎大將.1945年9月18日,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在武漢向中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投降。1945年9月中旬,日軍第十三軍司令官松井太久郎第六軍司令官十川次郎在上海向中國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官湯恩伯投降。  

 

五、華南地區日軍.1938年10月中旬,日軍大本營為配合日軍華中派遣軍對武漢的攻勢,并逐步切斷中國政府從港澳地區的外援通道,成立以古莊干郎中將為軍司令官的第二十一軍,并在中國廣東大亞灣地區登陸,很快占領廣州,控制了兩廣部分地區.1940年日軍向越南進軍時,第二十一軍番號撤銷,成立日軍華南方面軍。1941年為準備太平洋戰爭,華南方面軍撤銷,在廣州成立以酒井隆中將為司令官的第二十三軍,占駐中國廣東沿海、香港等地。1945年9月16日,日軍第二十三軍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將率其在中國廣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地區的日軍共8.3萬人,在廣州向中國陸軍第二方面軍總司令張發奎投降.  

 

六、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此系1939年9月23日,由日軍大本營下令組建的指揮中國關內戰場上所有日軍的最高指揮機構.其目的是擺脫過去由日軍大本營遠離戰地分別直接指揮各軍經常造成失誤的窘狀,希望協調指揮中國關內各戰場的所有日軍,加快軍事征服進程;并配合中國各地偽政權等合流,組成統一偽政權的所謂"和平"攻勢。至1945年夏,日軍中國派遣軍統轄有:在華北的華北方面軍、在湘鄂贛等地的第六方面軍,在江浙等地的第十三軍、第六軍,在兩廣及香港地區的第二十三軍和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日軍中國派遣軍歷次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煙俊六大將、岡村寧次大將。1945年9月9日上午10時,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代表日軍中國派遣軍等部隊在南京向中國政府投降。  

 

七、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日本海軍在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就在中國上海、青島等地駐有艦隊。中日戰爭爆發后,日本海軍抽調在上海的第三艦隊、在青島的第四艦隊及其他艦只,組成中國方面艦隊,支援其陸軍登陸作戰,運輸物資。海軍航空兵部隊曾多次參與轟炸中國各大城市,并在上海、青島、廈門、香港建立據點,對中國沿海實施封鎖。其歷任艦隊司令官為長谷川清中將、古賀峰一中將、福田良三中將。1945年9月,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共3.9萬余名官兵向中國政府繳械投降。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