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生病不回大陸嗎
媒體認定的第一個理由是:張氏夫婦系因生病而失去了回大陸探親的機會。
不錯,張學良在晚年確曾染患過多種疾病。從1936年被蔣介石幽禁時起,直到1990年真正獲得了人身自由,漫長的歲月里張學良先后得過幾次重。1944年抗戰期間,張學良曾在貴陽得過當時極為難以醫治的盲腸炎(即現在看來只是小手術的闌尾炎),后經手術治療,終于痊愈;第二次是1954年在臺灣高雄,張學良患突發性咯血,病情危重,后經搶救得以脫險;第三次是1964年的腸胃綜合癥,入臺北榮民總醫院治療近半年,初時懷疑是腸癌,后經復查乃一般痢疾,不久即愈;第四次是1993年10月25日深夜張學良忽然頭疼難忍,猝然暈倒,被家人急送到榮民總醫院進行搶救。經主治醫師賴繼有等人的連夜搶救,認定張學良患有急性腦血腫,起因是張氏的第四腦室蛛網膜下腔出血。而且,由于病發突然,所以在他顱內已經造成了彌漫性血腫,病情相當危急。這是張學良晚年患染的最嚴重疾病。當時的張學良已屆93歲高齡,年齡較大,病情較危,且病變出現在顱腦的要害部位,因此榮民總醫院感到搶救的希望不大。誰也沒有想到,經過幾天的緊急搶救,張學良竟然奇跡般地得以生還,這在臺灣腦外科不能說不是一個絕無僅有的特例。張學良非但沒有因為年紀過大而形成腦疝或死亡性休克,而且竟然在入院一個月后即得以康復出院,又像常人一樣在院落里散步了!顯而易見,他決非因為這場突發疾病而改變了回大陸探親的初衷。
1993年,當大陸和東南亞地區的媒介紛紛發文猜測張學良為什么不回祖國大陸時,海外報刊的主要關注焦點大多在張學良是“因病”不能實現夙愿上。其中一家有影響的華文報紙說:“近幾年來,張學良要返回東北老家探親的消息不少,然而,物換星移,時間流淌,至今仍未見張學良踏上回大陸的歸途。有的估計:張學良畢竟是年至93歲高齡的耋耄,可能身體欠佳,行動不便。有的猜測:張學良有過不參與政治的表示,可能是避政治之嫌,一再推遲赴大陸的行程。但是事實上這幾種猜測都缺少根據。”
據當時剛剛赴臺灣面拜張學良的東北大學校長蔣仲樂先生說:“張學良仍然很想回大陸看看,尤其是對東北老家總是一往情深。但他近期不能回大陸,其中之原因,既不是有人說的身體欠佳,也不是有人猜測的張學良有意回避政治的顧慮。最主要的原因是,跟隨他60多年的夫人趙一荻有病在身?偛荒茉诜蛉嘶疾〉臅r候自己一人去大陸吧。此乃人之常情。張學良與趙女士相濡以沫一生,形影不離。張學良想回大陸看看,肯定是希望偕夫人一起起程。”蔣仲樂在臺灣還聽說張學良準備陪夫人到美國加州和夏威夷去治療和療養,那里一些條件要比臺灣好些。至于張學良什么時候回大陸,他認為在當時情況下是很難有肯定的時間表的。
自然,另一種說法也難以成立,那就是日本記者野川在張學良第一次訪美回臺后不久在日本《讀賣新聞》上撰文所說的“張學良有機會回大陸而不能回的原因,是他在美國紐約期間,被醫生查出左腳生了數枚阻礙他行走的骨刺”。
事實上,張學良腳生骨刺也確有其事,但不是在美國查出,而是1992年1月張學良回臺后到榮民總醫院治療感冒時查出的。當時,醫生發現在他的右腳(而不是野川所說的左腳)小趾骨上生出了兩個小小的骨刺。他們認為這兩枚骨刺雖小,但必須馬上采取控制性治療,不然會發展到影響步行走路。后來,張學良在臺灣一邊治療,一邊從北投舊宅搬到臺北天母的一幢住宅樓里,以電梯上下代步,就是因為生了骨刺的原因。以上都是事實,然而,這也不是張學良不能回大陸的根本原因。